别让生活杀死自己!

        偶然听了一个很冷的乐队唱的一首很冷的歌《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如此血腥的歌名,说到的是一个人是如何被生活“杀死”的故事。其实现实中,这样不见血的残酷又何尝不是时常发生着呢?

        犹记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个情节,一个叫Brooks的老犯人在监狱里待了大半生,在垂暮之年刑满释放后,因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社会,自杀身亡。

        为什么得到了人人渴望的自由,他却选择自杀?因为他“生活了30年的大厦轰然倒塌”,正如歌里唱的那样,“头一天还6点下班,第二天就要脱掉药厂的工衣”,生活突然充满了绝望,几十年的习惯突然被剥夺,无所适从,不如一死了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大多数人,大学毕业后,因为父母的期待,也因为自己对安稳的渴求,留在自己从小到大一直熟悉着的环境,从此一直规规矩矩呆着,拿着稳定的工资,在当地买了套房,供着楼,一辈子不敢有大动作了。也不是没有考虑离开过,但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放弃,也不敢冒险。慢慢的,越来越不敢离开,直到被生活杀死。

        稳定的工作是一个避世之所。身处其中,无风无雨无压力。但是,这种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安全感,也必然有剥夺的可能性。然而,大多数人却不会离开。因为,“稳定的工作”还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能将人的意志驯化。它能让人由反感、不适、到接受、适应,直到成为它的本身。最终你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做“体制化”。庆幸自己早早的逃出了“体制化”,虽然“背叛”了父母的意愿,但却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这首歌实际上描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的变轨所经历的阵痛,和那些被遗忘或者是被抛弃的群体的失落和愤怒的感受。有人试着抗争保卫她的生活,但是在变革面前,一切显得那么无力,只能用假钞买了一把假枪,杀了自己。

        然而,变革一直在发生,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时代大步向前时,似乎从来不会跟谁说“再见”!

        平凡如我们,活着尚且不易,追逐安全感的唯一方式是不断变化,像扯着父母的衣袖一样,抓住时代的脉动。对于手里筹码不多的人,唯有放弃一些,才能得到另外一些。

      有人说,大多数人在二十八岁的时候就死了,直到八十岁才埋。说的就是被生活杀死的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生活着。

      所以,就算云底的黑暗暂时淹没了心底,也别让生活杀了自己。因为黑暗的那一面是光明,看得到光的,是我们自己的眼睛和心。擦亮自己眼睛和心的,是学习,永远也不要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因为学习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认知的层面越高,离自由的境界就越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雨绵绵风萧萧, 淅淅沥沥,洗去谁家愁。 金乌探头云弥消,洒落金光霁行空。 骄阳初现寒未消, 缕缕春风,无暇更说愁...
    旧纸书阅读 1,937评论 0 0
  • 可能是想的有点多了,严重上火(口腔溃疡) 想打个电话发泄下都被限制了。 看来肉体上的惩罚会涉及到“社交”。 大海啊...
    小手抓抓抓阅读 1,774评论 0 0
  • 夜色魅,人双对, 自惭愧, 孤寂味,谁体会, 难入睡, 点烟填空肺, 奈何愁加倍。 白玫瑰,心点缀, 衣衫褪, 人...
    小丑是大胖阅读 1,696评论 0 0
  • 03155李伟英 今天我给孩子读了一本名叫《石头汤》的故事,一听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儿子就很奇怪的问,石头也能用来煮...
    炅倍阅读 1,6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