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期间回老家一趟,从年初毕业工作以来,更加明白工作以后回家一趟很是难得,因此心情非常愉悦,再加上老家的几个朋友这次也能回去,自然就更高兴了。回家第二天正好赶上小伙伴A的生日,于是我,我表哥,还有另外一个小伙伴B,便约着一起吃个饭聊聊天,聊天期间说到了今后的发展,还有我上了这么多年学如今终于毕业的事情(三个朋友在初中辍学了)。小B就说到:“上学有什么用,好多人混得也不好”。听到这句话,我心中为之一惊,在这个知识大行其道的年代,还有人认为上学无用、读书无用,想说两句但忍住了。随后,我表哥当即表示反对:“你不能说上学没有用,虽然说有些人没有上学混得也不错,但总体来说还是上学混得好的比例高”。听到这里我心中稍稍松口气,一是不用我这个上学的人来反驳,二是我表哥的思想和认识与前些年相比变化很大,而我也从中感受到很强的鼓舞。
就像不能用某人吸烟还活到了100岁,来反驳吸烟有害健康一样,不能拎出一些人上学最后发展不好,就宣扬学习无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加快并极大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还是知识和能力。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十九世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迅速解体,要知道中国在明朝时期的经济实力可是远远超过世界任何国家的,但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经济迅猛发展,很快便成为世界的中心。知识的力量在任何时候被高估都不为过。
还有一个现象足以说明读书和上学的重要性,越是高收入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就越重视,不论是购买学区房还是送到国外,本质上都是重视教育质量的表现,上学无用这种理论在此种情况下完全讲不通。在我读初中的时候,老家的辍学现象十分严重,一来是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来初中年龄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围辍学打工后“潇洒生活”的人影响,三来就是家长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孩子加以劝导,更没有能力为孩子换一个生活环境。对教育环境的重视很直接地体现了对教育本身的重视。
退一步讲,即使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也应该相信学习的力量。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但凡不是通过智慧和能力赚来的钱,早晚都要还回去的。许多暴发户很容易成为行骗者的对象,相信一些所谓的高回报投资,最后本金都拿不回来,甚至还有抵制不了诱惑参与赌博的,最后的境况还不如以前。如果没有能力,有了一笔横财最终也只能是负担。
虽然说学习不全是读书,但我想以读书来阐释学习的重要性十分恰当。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问为什么要读书?
当你看到夕阳余晖… 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卧槽,这么多鸟,真好看,真他妈太好看了!”
这并不是卖弄文采,而是前者表达更加丰富,即使不怎么读诗,句式的工整也会让人倍感愉悦。人们更喜欢与能带来快乐的人在一起,更喜欢博学多识的人。
几年前在读研期间,朋友聊天提到了培根的《论读书》,还当场背诵了几句,那时只是觉得朗朗上口,并没有太在意,后来偶然再次读到的时候深受触动。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家,原文《Of Studies》是他的一篇随笔,朋友当时提到的是王佐良老师的中译版本《论读书》。
原文的前几句: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可能你并不想读上面的英文,但是你一定会喜欢下面这段翻译: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翻译的三大标准“信、达、雅”,在王佐良老师的笔下流露无疑。短短几句话,囊括了读书的三个重要作用:提高独处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以及决断的能力。不论现在的水平如何,读书都是非常必要的。
不过说来惭愧,我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是在读研期间,实际上觉悟也挺晚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今天。相信积累的力量,相信学习不仅有用,而且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