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窃·格瓦拉周某出狱的消息在网络上疯狂传播。段子手们掀起了各种狂潮: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喂,我偷电瓶车养你啊。还有各式各样P图的电影海报,今瓶没、扫电瓶2、车王、黑衣人之追电瓶在各大论坛流传。
近几年,像窃·格瓦拉这样成为网红的还有三和大神、犀利哥等社会底层人物。一众网友都沉醉在他们带来的欢乐和优越感中,而卓尔不群的正义人士则扬言要痛批这种歪风邪气。
其实生活对于周某等底层人物来说并不搞笑。生活充满坎坷,有些人迈过去了,有些人则迈不过去,而他们恰好就是那些迈不过去的人。
日本刚好也有一部讲述这类底层人物的电影,《小偷家族》。该电影是是枝裕和执导的剧情片,于2018年上映,获得了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该片讲述一个拼凑的家庭靠偷窃来维持家计的故事。除了靠偷东西维持生计之外,他们在一起过日子,比真正的一家人还要像一家人。这部电影既有平淡生活中偶尔闪烁的人性光辉,也有对社会、制度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是枝裕和表示,在天地之间存在自然流动的情愫和打开心灵窗户的生活细节。我们遵纪守法,但我们也冷漠如刀。柴田家虽然偷盗,但却收养孤儿,照顾老人,给予体贴和温暖。而且人性是复杂的,柴田夫妇既照顾老人,也在以老人的房子和养老金为生。是枝裕和说,他并不打算审判任何一个角色。
电影采用后现代的存在主义手法,人物根据情境自然地发挥,生成代表角色真实内心的行为方式。没有任何煽情的镜头,也没有太多苦难的刻写,导演非常克制,非常自然主义地,将生活本来的面貌一一展现出来。这种方式,既带有纪录片的真实、自然,又拥有电影艺术的感染力。
在电影特效、戏剧冲突大行其道的年代,是枝裕和依然执著于观察真正的生活,将镜头对准那些容易被遗忘被冷落的底层人物。他拍出了人物的真实情感世界和人性复杂面。国内较少拍摄小人物的导演,贾樟柯算一个。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支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是最底层的流水线工人。这些工人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甚至更长。而且很多没有周末。大部分工人为了养家糊口,接受了这种工作和生活。但是也存在一部分无法适应的人,如富士康连挑的工人和三和大神。刚毕业的大学生更是无法适应。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克思号召工人砸机器。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窃·格瓦拉们既可能是好吃懒做,也可能是无法适应像机械一般高强度地工作,而选择了逃避的生活方式;还可能是...他们无疑是可怜的。我们只是吃瓜群众,并不知道他们生活的其它方面,因此我们无从审判;如果一定要审判,是审判个人,还是审判社会,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