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迷上了看书,暗自窃喜,觉得读书这样的事比起盯着手机不放高大上些、貌似跟低级趣味划清了界限。讲真,如此吗?一晃过了三十多岁后,还能因为这样的事情沾沾自喜,我扎扎实实的鄙视了自己一把。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长期以来我选择的标准是自己内心的喜好。我偏好文学,于是买来了《京华烟云》、《简爱》、《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飘》《偷影子的人》等数不胜数的好书。因为对《简爱》读的爱不释手,买来三本,就为读到最好最好的翻译版本。像这样的文学书,我知道它不能使我加薪升职,不能解决我生活中的琐事,不能让我有醍醐灌顶的认知。但是,我还是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某天,我坐在桌前,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看这样的书?读这样的书能给我带来什么的收益?我该如何在不耽误工作家庭的生活下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等等一大堆的问题开始不请自来。我说,我人到中年才开始思索些的问题,后知后觉的让我遗憾浪费了年轻时的大量时间精力。不要不以为然,希望你能尽早明白一些道理,多和自己对话,向自己发问,分析下自己的声音。
那种读书动机很单纯---乐趣,我曾经以为那就是全部,现在分享下自己的读书心得。
对于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仍旧是个不可救药的伪文艺女青年。经过岁月沉淀、百年流传的名著,它不能解决你的燃眉之急,不能救你于水火,不能让你有安身立命的本领,但是它可以提升你的视野、升华你的思想。精神粮食和面包一样,一个使你觉得并非行尸走肉一个可以饱腹活命。
我在中学时代读《三毛》,我对三毛的浪迹天涯羡慕的五体投地,一直希望能够像三毛一样做个如风的女子。看到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我对三毛荷西的浪漫爱情迷恋的如火如荼,我那是身在中学校园,顶着应试教育的考试压力,一直期望某一天可以去撒哈拉沙漠一探究竟,拉个箱子去全世界看风景。
后来荷西拉芭玛岛的海底进行水下工程操作时意外死亡,三毛痛不欲生。写出了如下的句子:花没有了,阳光下露出来的是一片黄黄干干的尘土,在这片刺目的,被我看了一千遍一万遍的土地下,长眠着我生命中最最心爱的丈夫 。
记得当年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样的句子对于我来说充满了悲伤,很多年我每次想翻《三毛》时都望而却步。
时至今日,我坐下来静心想后明白了现阶段读书的意义。我想在等女儿长大我可以推荐书单给她看,比如《简爱》《傲慢与偏见》《京华烟云》等,而对于《三毛》一类书我可以说出一二三来禁止她读之过早。
作为一个育有两个娃的职场妈妈,随着精力、时间越来越宝贵,我便向自己发问。如果说读书只可以让我为女儿提供一份书单,丰富自我生活的话,那么还可以给我带来什么 ?喜欢读文学的我,是不是因为离不开自己的"舒适区"?介于自身的局限性,自己视野的狭隘,以及心理的追求安逸,又该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我该如何去读更多的书?除了文学方面的书籍外,如何拓宽读书范围,我又该把方向放在哪里?如果说有了方向,我该如何把控时间,做到最有效的时间管理?
百度了读书的方法后,我买了关于如何去阅读的书。秋叶老师《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中提到的树读法值得借鉴,我认为最好的是日本作家高桥政史的《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书中提出的阅读克星法(killer reading),也可成为整读法。内容大概是: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自己想从本书中获得什么),第二部翻看全书的目录索引文章等,出十六个关键词,第三部便是将十六个关键词浓缩为三个,第四部是整合出一条信息来回答自己的问题(即到处行动)。整个过程用时十五分钟。我尝试着读了两本简单的书,效果还不错,当然如果能够长久的坚持下去,读书的速度、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对于一个步入了婚姻的女人,经营好婚姻家庭是终其一生的功课。审视自己,我将阅读范围不断地加以扩展。于是《婚姻心理学》《幸福的婚姻》《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等书被我购入囊中。目前只细细阅读了《婚姻心理学》,书中的观点帮我理清了婚姻中男女本质的不同,男女沟通方式的迥异、男女聚焦的差异等。我开始接纳那个事事不够完美的先生。我们我们都无法改变别人,但读书可以帮你变成最好的自己。
《奇特的一生》《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番茄工作图解法》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时间管理书籍,无论你是职场白骨精还是全职妈妈,都可以试着去读读,时间会帮你构建有意义的生活。
记得初三时候,我们那时中考也犹如当今的高考独木桥。尽管如此,偷偷的借来琼瑶、席绢的言情小说,课上课下都小心翼翼的去读,生怕别人发现觉得丢进颜面,而且买不起书,大多是同学间借书看,所以是囫囵吞枣而已。假期在家时,就看弟弟借来的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想想那种不求甚解,大量快速阅读的岁月,是何等美妙。
单纯的读书岁月犹如疾驰而过的列车,面对渐渐步入生命成熟周期的我们,面面俱到的读书虽太强人所难,但尽量周全对自己还是大有裨益之处。
“人一旦过了30岁,留下的只有习惯”----这是一句西方的至理名言。
希望我们培养一种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那将终生受益。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