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吃完早饭准备去上班,想起来儿子的手机电量不足了,直接给他冲上中午回来就是满的了。可是在两个卧室、客厅、餐厅都没找到他的手机,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早上儿子关了闹铃之后直接装到口袋又带到学校去了吗?想打个电话又怕万一儿子没拿着,又抓住我不信任他的把柄了,那中午回来我又应该怎么和他提这件事呢?看这强大的惯性思维,直接又把自己弄得不知所措,于是给好朋友发了语音,好朋友的留言让我的心又安下来了,儿子都说了要好好学习了,也知道什么时候该玩儿什么时候不该玩,我又担心什么呢?简直是庸人自扰,该干什么干什么!
上午单位开会散得太晚了,我急匆匆去食堂带了三个菜,回到家已经快12点半了。我快速削了面,拌好菜,孩子正好洗完澡出来。按照好朋友的指导,我一边拌面一边轻描淡写地问:早上本来要给你充电的,可是怎么也没找着你的手机,失踪了?儿子说:就在你们卧室窗台上了呀。我自嘲道:真是笨呀,就没有看窗台,想做件好事还没做成。儿子毫不客气地补刀:呵呵,知道自己笨了吧!唉,这个损妈妈的臭儿子,儿子的智商可是像妈的呀。儿子说他是个例外。哼,笨就笨呗,没听说过傻人有傻福吗?儿子投过来一个不屑的眼神,吃饭……
下午和老公说起来这件事,老公说儿子早晨关了闹铃直接放在窗台上了的。我拍拍自己的胸脯,真是小人之心啊,差点就把孩子对我的信任卖掉,好险!
对亲子而言,越来越感觉建立互相信任是修复亲子关系的最佳途径,孩子信任父母才会有安全感,放松感,父母信任孩子才可能放手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以后必须得换个眼光看儿子,必须得改变自己旧有的认知,不能遇到什么事情都理所当然枉下结论。
对错抗拒,
对对上瘾,
只会扰乱了成长的自然节奏
~紫雨老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