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单位聚会,送别两位即将离职的同事。这次聚会,很多人都觉得无所谓,可聚可不聚,可若真的这么冷冷清清的走了,大概就有些辜负了这几年的友谊。
都说职场没有友情,可大家共事这么久,每年有一大半的时间生活工作在一起,突然有人要离开,心里终究是会有些触动,有些失落。大家一起聚一聚,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彼此的祝福。情到深处眼眶也有些湿润,可心里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大家用开玩笑的方式再回味一遍,竟然觉得时光沉淀下来的美好令人回味无穷。
聚会请了关系好的几个人一起来玩,还有已经调离却依旧偶尔见面的几位同事参与。对于请这几位同事来,单位的好几位同事都觉得没有必要。理由也很现实,平日虽偶尔见面,却交集太少,彼此感情淡了。
感情这东西,本就是联系了就有,不联系就没的,若是没有人去主动联络,只会越来越淡。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是如此。
尽管生活中还有一种感情,是即便好久不联系,可突然有事联系了,依旧亲切依旧信任的,可这样的感情,靠存留心中的那些美好维系着,总会觉得缺点什么。
大学时候,有那么几位关系特别好的同学,如今天南海北,自毕业以来所有的交流就只剩下微信群里的聊天。大概是因为大学四年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阶段,大家开始懂得友谊,恰好思维又趋于成熟,在理性和感性刚好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产生的友谊,要更加珍贵而且单纯些。
还有一种友谊,是自小一起长大的玩伴间的友谊。前段时间又看《血色浪漫》,里面大部分的友谊都存在于小时候的玩伴之间。这样的友谊在不需要刻意联络的情况下也依旧会长久亲切。可是这样的友谊太稀缺。
其实,若是大学同学平日里能经常见面,大概又会比不经常见面的更亲切些,自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也是如此。所以感情,依旧是需要联络的。
工作毕竟跟上学不一样。学生时代,老师喜欢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只要认真学习,有拿的出手的成绩,老师就能高看你一眼,对你的照顾也能多一点。工作就不一样了,工作干的好与坏,很多时候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领导觉得好就是好,领导觉得不好就是不好。
习惯了学生时代客观标准衡量体制下的评判原则,对如今工作中的诸多做法心里也是颇有微词。可是有不满,更多时候只是因为自己不善于跟领导相处,所以没法处于被照顾的范围。只是我确实是个不善于跟领导相处的人,溜须拍马不会,阿谀奉承张不开嘴,只好老老实实做人。
这几年,单位同事喜欢有事没事聚一聚,聚的时候会叫着领导一起,大家玩的多了,跟领导交流也稍微多了,发现领导也是人,平日聚一聚叫着他,他能感觉到被尊重,自然也就从心里跟咱们亲。这几年能明显感觉到单位的福利在向着我们这个集体倾斜,大概也是平日里尊重他们的结果。
如此种种,倒让我感觉到跟领导的相处,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外加自己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平日多交流,停留在领导视线中的时间多一点,这就足以。
感情是交流出来的,友谊如此,同事如此,跟上级领导也如此。不过在人情这门课程中,我还缺的很多。人生本就是很多门功课组成的,偏科成不了好学生,也不会赢得成功的人生,只有把人生的每一门功课都学好,人生才能不一样。如今工作,人情这门课,已经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如何做好,需要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