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思维导图总结自《认知设计》第四章。
由这张思维导图可以看出,人的记忆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感官记忆、短期记忆以及长期记忆。当然,单单了解了人类大脑记忆的方式和分类还不够,而是要知道如何去利用这些知识。
看超级大脑的时候,你一定也会羡慕那些记忆力超强的选手们,不过,对我们更有用的记忆是长期记忆,学习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把知识长期存放起来,需要的时候取出来,达成知识的融汇贯通和实际运用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短期记忆的很多工作现在已经可以被电脑和机器取代。
下面详细说一下长期记忆:
陈述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那些我们知道自己知道的那部分记忆,是刻意去记住的知识。
情节记忆
情节记忆是与我们自己经历有关的记忆,以及从故事中得到的一些记忆。为什么我们通常会觉得记住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会比刻意记住一些知识容易很多呢,是因为情节和故事类似。故事可以从逻辑和感性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它既有框架和结构,而且有一定的连续性,同时,故事还有情绪上的感染力。
如何利用情节记忆学习呢?作为一个学习者,可以尝试把知识和实际中的应用联系起来,想象它的运用场景;作为一个学习体验设计者,也就是老师的角色,可以多利用故事的形式来组织信息,传授知识时,尽量和学习者的实际经历有所联系,或者给学习者提供使用场景的描述,可以更容易让学习者吸收所教授的知识。
条件记忆
条件记忆和条件反射类似,是一种内隐式记忆。比如你正在高速上开车,从后视镜上看到警察在你车后,你就会下意识地松开油门踩下刹车。
程序记忆
程序记忆也是一种内隐记忆,我们经常从公司回家之后会完全没有印象自己在路上的事情,这是一种在我们的记忆在按部就班地知道我们做的事情。
闪光灯记忆
512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在西安上学,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发生的所有细节,我们正在四楼的教室上课……这种由冲击性时间造成的印象深刻的记忆就是闪光灯记忆,这是人在进化中留下的一种生存本能。
为什么人们很紧张的情况下,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呢,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们的记忆的阀门被瞬间打开,记住的东西会比平常多很多,于是有种时间停滞的感觉。同样,对这种记忆模式的反向利用就是电影中的慢动作,当画面放慢,同样的动作用更长的时间播放,观众接收到的信息量也随之增多数倍,于是就有了渲染情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