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事,翻了些之前买的野史。有个小故事,和各位分享一下。
胜州都督薛直,丞相纳之子也,好杀伐,不知鬼神。直在州,行县还归,去州二驿,逢友人自京来谒。直延入驿厅,命食,友人未食先祭,直曰:“出此食谓何?”友人曰:“佛经云,有旷野鬼,食人血肉,佛往化之,令其不杀,故制此戒。又俗所传,每食先施,得寿长命。”直曰:“公大妄诞,何处有佛?何者是鬼?俗人相诳,愚者雷同,智者不惑。公盖俗人耳!”言未久,空中有声云:“薛直,汝大狂愚!宁知无佛!宁知无鬼!来祸于君,命终必不见妻子。当死于此,何言妄耶?”直闻之大惊,趋下再拜,谢曰:“鄙人蒙固,不知有神,神其诲之。”空中又言曰:“汝命尽午时,当急返,得与妻孥相见。不尔,殡越于此矣!”直大恐,与友人驰赴郡,行一驿,直入厅休偃。从者皆休,忽见直去,从者百余人,皆左右从人。驿吏入户,已死矣。于是驿报其家。直已先至家,呼妻与别曰:“吾已死北驿,身在今是鬼,恐不得面诀,故此暂来。”执妻子之手,但言努力,复乘马出门,奄然而殁。——《太平广记》 “薛直”
翻译一下:胜州都督薛直,是丞相薛纳的儿子。好杀伐,不敬鬼神。一次薛直从县里返回胜州途中,在距胜州还有两个驿站的地方,遇见从京城来的朋友拜见他。薛直就请他到驿站,让驿卒伙夫做好酒饭招待,饭菜上桌后,朋友没有动筷子,而是先做祭祀。薛直说:“拿这些饭祭祀干嘛?”朋友回答:“佛经上说:‘旷野有鬼,专吃来往路人,佛去感化它,让鬼不再杀人’。所以我这么做,也是乡俗所传的习惯,况且饭前拜佛,能够增寿。”薛直说:“您太荒诞了,什么地方有佛?谁是鬼?只是庸人自扰,愚人跟着人云亦云罢了,聪明的人是不会被迷惑的。你大概也是俗人吧。”刚说完不久,空中传来话语声:“薛直,你太狂妄愚蠢了,怎知无佛?怎知无鬼?这样的言论会让你惹上祸端的!这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而你,在死之前,都没法见到自己的妻儿了。为什么要口出狂言呢?”薛直听到这些大吃一惊,忙在地上拜了又拜,道歉说:“是我愚昧,不知道有神,请神原谅我。”空中又说道:“你命绝于中午,应当赶紧返回,也许能和妻儿见面。不然就要埋在这,成为游魂野鬼。”薛直听后非常恐惧,和朋友骑马急奔,赶到下个驿站,薛直到客厅休息,随从们也都休息了。忽然,有人看见薛直从驿站离去,随从的一百多人,也都跟在左右。驿站小吏忙进客房一看,薛直已经死了。驿站的人去薛直家报告,发现薛直已经回到自己府里,在和妻子诀别说:“我已死在北边驿站了,现在成了鬼,恐怕不能亲自和你诀别了。”他握着妻子的手,一个劲儿地勉励妻子,后又骑马出门,气息奄奄慢慢地死去了。
看起来这故事挺简单,唐代的的东西,真假早不可考,就不信鬼神而遭报这种说法,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所以必定是假的。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有些东西留心看,却不一定。
“胜州都督薛直,丞相纳之子也。”
《太平广记》虽出自北宋初年,但这则故事实际引自唐中期的《纪闻》,内容并未改动,而《纪闻》的作者——牛肃,唐开元年间的人,曾久居长安。 而故事里的胜州,就是现今神木的古称(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虽然有三人成虎的说法,不过一个故事或者传说,从西安传到陕北,失真率不会太高吧?
但遗憾的是,唐朝从来没有设置过“都督”一职。所以,这就是编的?
咳咳,其实薛直这个人还真有。《旧唐书.薛讷传》里记载,薛直是薛讷的次子,任绥州刺史。那么薛讷是谁?唐朝名将薛仁贵,评书里“三箭定天山”的“白袍小将”,知道吧?薛讷正是这薛仁贵的儿子。
乍一听还是没有听过的样子,那是因为他民间的名字太过闻名——薛丁山,就是那个“师从王敖老祖,下山救父”的薛丁山。当然,薛讷薛丁山最后没被武则天斩了。相反,倒是得到了武曌的重任,老爷子身体还倍儿精神,活到了72岁。所以说,这个薛直是薛丁山的二儿子,薛仁贵的孙子。
那《旧唐书》里说的绥州是哪?没错,就是现在的绥德(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而刺史一职,唐朝还真有设置。《绥德直隶州志》记载“薛直,绥州刺史,按其父讷,相玄宗。”所以,这个薛直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绥州刺史。
现在薛直的背景已经清楚。对历史有了解的人应该已经发现,薛直和《纪闻》作者牛肃的生活年代(开元)基本一致,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似乎可以得到进一步确认。
“好杀伐,不知鬼神。”
现在看来,这故事的人物,官职,亲属关系以及时代还基本属实。
那么对于薛直喜好杀戮不敬鬼神的描述,有可能是胡扯么?
历史上薛家从薛仁贵开始到薛直共三代,一直都驻防边疆。尤其是薛直的祖父和父亲,更是唐朝名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说的就是这类常与北狄西戎作战厮杀的军人。在这种军事家庭的环境下成长,不信鬼神、好杀伐的性格特点,也更让人理解。事实上,从薛仁贵开始到薛从为止,一门五代,都是唐朝的将领。
接下来的故事内容略长,概括一下就是:薛直和友人吃饭,友人饭前拜祭,而薛直不信鬼神反而大骂这种言论,接着就有鬼神发难,让薛直须臾暴毙。
故事的走向听起来就是一个优秀的古代鬼神志怪故事,对吧?但似乎有点问题让人想不懂。
1.薛直到绥州就剩二驿,为何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后,到了第一个驿站反而去歇息没有赶路?
2.友人这个角色在拜祭完后,再未出现。发现薛直死于驿站,向其家里通报的是驿站的人而不是友人。那么友人去哪儿了?
3.天外之声是谁?如果是佛,那么佛为何要薛直死?如果是鬼,佛为何不出面救济?毕竟薛直后来已经跪拜认错了。
1.关于驿站
唐代的驿站发达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高适在《陈留郡上源新驿记》里写到“自京师四级,经启十道。 道列于亭, 亭实以驷。而亭惟三十里,驷有上、中、下。”大概推算下,唐代每30里就设一驿,这可比我们现在高速公路服务站或者地方邮政局的设置间距要小不少。诗人岑参在从敦煌到北庭都护府的路上,也写出“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薛直从驿站到州府治所,仅仅60里,根据古代计量单位小于当今的考据,实际不到30公里的距离,何必中途歇息呢?
马匹需要休息是一种可能。不过根据现代国际马术学会FEI的马术耐力赛规则设置:“每匹马跑30-40公里必须做半小时的休整,同时兽医对马匹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评估,兽医认证后方可进行下个赛段的比赛”。古代马匹质量不如这些赛马是事实,不过即使再差,也不至于一口气跑30公里就累死吧,人类的马拉松比赛距离都有42公里呢。
所以,必须要薛直在中途休息一个理由的话——只能是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坚持下去。
2.关于友人
友人没有提及名讳,无法考据。不过作为故事重点的他,却是不得不好好猜测一下。
作者能写出”直大恐,与友人驰赴郡,行一驿,直入厅休偃 ”这样细致的描述,说明作者认为友人这个角色很重要值得详写,,并非后期遗漏友人这一角色。那么友人后期的消失,可能是剧情就是如此编写,甚至说事实就是这样。
而享箪食壶浆以敬鬼神,这种习俗应该是存在的。现在老一辈人出远门前,也会弄点供品,祈求一路顺风之类;虽然形式不同,但两者意义相同。这则故事里友人的问题是,作为朋友,在好友生命受到威胁乃至对方已经暴毙的情况下,却丝毫没有参与整个救助过程,也没帮对方进行善后,完全置身世外,好像朋友的过世与己无关。这种行为举止,放到现在也不符合社会道义观念,何况在讲究孝、忠、义、仁、理、智、信的唐朝。作为朋友,有如此反常的行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二人曾经有仇;二是对方的死对自己有极大的利益。不过薛直与这位“友人”之间究竟有什么瓜葛,就不得而知了。
换个角度,联想薛直的身份-地方大吏,前任宰相薛讷的儿子,政治上的影响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巨大的仇恨或利害,是不可能下毒手的;再联想薛直所处的时代背景——开元盛世末尾、安史之乱左右——正是唐朝腐败丛生,结党营私的阶段。了解这些,或许能让我们了解一些薛直暴毙的情况。
3.天外之音
很明显,在故事里,天外之音就代表着某种神鬼的声音,是对薛直进行惩戒的开始。就像我说的,天外之音如果是佛,那么佛为何要薛直死?如果是鬼作恶,佛为何不出面救济?薛直知错后可马上就跪拜认错了,况且俗语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如果真是鬼神所为。那为什么在《太平广记》其他“不敬鬼神而受罚”的故事里,结局却不是这样:凡是因不敬鬼神而受罚的人,若是能心向佛祖或者诚心悔过,最终都是可以被饶恕的。比如《萧瑀》、《王翰》、《薛孤训》等故事。特别是《薛孤训》,他把佛祖的金身面罩都给刮了下来,就是因为他后来读了《金刚经》,佛祖鬼神便没有再计较或者惩罚他。所以在薛直已经“趋下再拜,谢曰:鄙人蒙固,不知有神,神其诲之。 ”后,鬼佛还坚持要薛直死这是难以理解的。毕竟这种行为,既不符合佛教的基本教义,也不利于佛教在唐朝的传播。同时,故事的作者牛肃,偏偏是个佛教徒,所以也不存在作者故意抹黑佛教这种可能。
唯一可以解释通的——有人要薛直必须死。
其实,把天外之音换做“人声”,似乎就可以解释:薛直在已经悔过的前提下,还是暴毙这样的结果。即事后预谋的人从一开始,就是计划着要薛直死,不论薛直的立场与态度如何。而作者选择记录这样一个矛盾的故事,就是想假托佛鬼之说,把真相保存起来。
现在把这三个问题的解释联系起来:
①薛直身体原因无法坚持骑马回家②友人为了某种利益而做了对不起薛直的事③某些人要求薛直必须死
如果还是不能理解,那么用另一种方式重新讲一下这个故事:薛直,绥州刺史,宰相薛讷的儿子;有一天他在驿站见到了来拜谒自己的友人,就一起在驿站吃饭;饭菜已经被动了手脚,友人则和薛直在饭桌上聊天,聊天内容大概是政治的事,显然薛直并未听从友人的意见,而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这些饭菜;在发现自己中毒后,友人可能交待了一些真相,并告诉薛直他根本坚持不到回去;而薛直还是努力骑马回赶,友人则一直跟着以防万一,直到薛直在中途的驿站毒发身亡。驿站的官吏跑去通知薛直府上,而友人也就此消失。
这么一说,所有的问题就都可以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文献里,薛直的记载少得可怜。就连薛直任职的绥州,在后来编写的《绥德直隶州志》中,仅仅记录了薛直的任职,其他信息一概没有,而他的前任以及后来者,相比之下信息却要详尽很多,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一切神奇的故事,追根到底,都不是空穴来风。同样,一些奇怪的遇鬼而亡的故事,也可以在某种目的下被篡改或编造成传奇,被人流传。所以,我说的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