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志之习作指导

        今日布置第四单元作文――写一篇观察日记,注意日记的格式,选材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物品、事情。

        放学后我发现一学生想都不想就把《同步作文》里的《小仓鼠》抄到作文本上。我问她:“你见过仓鼠吗?了解它吗?”她摇头。

      “作文应该写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你想写什么?”

      “植物。”

      “什么植物?”

      “榕树。”

      “会写吗?”

        她摇摇头。校园外的马路边就有一排榕树,于是我决定在回家的路上带她顺道观察。

        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我们主要观察了榕树的根、茎、叶以及它生长的环境和各种事物之间的联想。我引导,她拿出笔记本记录,一晃天就黑了。看看表,已是六点四十分。

        周六改了一天的作文。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们作文基本框架已经掌握,知道分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写。最大的遗憾就是要么无物可写,要么有物无话可写。针对后者,在今天的作文课上我说孩子们应该多看一些同龄的优秀作文和一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结果有个詹姓男孩竟说他爷爷奶奶不让他看!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不过我还是有点错愕。有相当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写作业就是学习,背书、听写、练习才是学习。我以为这个阶段不管孩子爱看什么书,只要他肯看就是好的。等培养了阅读兴趣,家长再慢慢扩大他的阅读范围。哪怕是看漫画书,也好过终日里倒腾手机看电视玩游戏而神魂颠倒目光痴呆游魂一个!

        学生无话可写还有个重大原因是他们缺乏生活实践。题为《秋天的快乐》,部分学生却只能想到柿子、苹果、橘子丰收,只会把大雁、枫叶作为秋的代言。这还算好的,个别竟然会把夏天的水果或者冬天才会出现的事物写进秋天。很明显,缺乏生活实践。如今的家长们也不太注重孩子们深入了解大自然,周末孩子们往往在各类培训学校度过。尤其是民校的孩子们,家长忙于生计,或因观念不同,或因素质各异,鲜有真正关心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饥渴。“言为心声”,心无物则言无力,所写文章自然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写完这篇日记又是晚八点了。也不知那孩子40分钟的观察有什么收获,会不会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不管怎样,在她的小学时代,曾经发生过一件傍晚观察路边榕树的事情,也算是一得了。孩子,加油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1.28的深夜,虽然开着23度的空调,一个人睡觉的小呆依然无法安睡!随手打开“咪咕爱看”,发现去年11月上映的《...
    海绪清风阅读 2,934评论 0 0
  • 十 苏生 凝凡一口气说完,才敢去看父亲的表情,虽然下了玉石俱焚的决心,终局之前的等待却更加难熬。 北境之狐眼中明明...
    画噫为牢阅读 2,047评论 1 2
  • 一直没有勇气把素媛继续看下去,简直是太虐心,我害怕这样的结果,更害怕看到亲眼看着这个结果,, ,,还是他们的父母,...
    meeting薛阅读 1,3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