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猎头30年职业生涯精进笔记》读后感

进度:

1、2025年11月第3本(20W字 210页);

2、2020年~至今,理财系列共计阅读44本;

3、2025年目前共计阅读59本(计划52本 待完成6本)。

昨日前领导办理离职手续,今日我开始了他关于学英语的建议之一:看字幕版《老友记》。

当然,我现在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日更读后感上。

不过,提升英文能力不是一件短期的事情,我想,我可以先从营造英文听力环境开始?

除了以上这个建议,他给我的另外建议是:学唱英文歌、看无字幕版《老友记》,以及买《老友记》的常用语句书籍,和在线找印度外教视频交流。

我之前查了,《老友记》的常用语句是一套书,应该有十几本之多。

没关系,我先从第一步开始,然后再往其他几步延伸,同时,继续搭配我用了几年的多邻国app做辅助练习。

说起来学英语,其实我是有点后知后觉的,因为,10年前我就开始练习百词斩,直到2020还是2021年才换成了多邻国,中间几乎没有哪个月是间断的。

可是一直却没有去参加考试,或更加郑重地对待。

因此,到如今需要用上了,才开始非常郑重地对待这件事,10年时间,真不知道我都在干嘛?

不说这了,今天我又过了一个很棒的周末——

早起看了《兰若寺》,接着看这本书,周内已经看了37页,因此任务量还算OK。

不过由于上午花了2个小时看电影,时间还是有点紧张的。

加上车上放了前2周看完的2本书一直没还,虽然昨天洗头洗脸都按计划完成了,今天还是临时起意想看完立马去还掉这3本。

于是看到5点我就换了衣服走路去附近坐公车,车上可以再看半小时嘛。

然后下车后经过一个许久许久没有逛过的小商场,我知道那里有一些画展、艺术展之类的,就顺道拐进去了。

还不错,里面果然有雕塑展、水族展、中古设计展等。

我很喜欢那个水族系列跟中古系列,看到很多水草、小鱼、黑白电视机、桌椅等,非常养眼。

这个商场,和其他商场不太一样的点就在这里,手作馆非常多,艺术氛围很浓厚。

我边走边逛,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久违地感觉到和工作不同的氛围,身心都舒展了。

之后,就在那个商场找了一个椅子坐着看完了最后30页,然后下楼买了个甜甜圈边走边吃着去还书。

还书前还有个小插曲,图书馆外面不知道谁拴着一条泰迪,我立马起了兴致跟它打起了招呼,小家伙也起身朝我走过来,似乎在表达着委屈~

还完书,按照计划,我走路回家,历时近1个小时。

刚看了一眼,今日步行了10167步,还好,算是一次小小锻炼吧,没时间去爬山,走走路也不错。

这1个小时里,在路上我也看到了很多平时没机会、没时间、没心思去看的情景。

比如,充满市井烟火气的生意火爆的小吃店;

比如,宠物馆里开心地和朋友聊着天抱着狗狗的妹子;

比如,坐在电动车上高兴地跟宝宝视频的年轻妈妈;

比如,独自一人在天桥上远望的中年男子;

比如,江边热火朝天的跳着广场舞的阿姨们和或组团或独自唱卡拉OK的大爷们;

比如,江边不知道何时布置的投射在步道上的旋转着的朵朵淡粉色鲜花和游动着的鱼儿的投影;

比如,一个个或散步或跑步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

这一切给我的感觉就是俩字:真好,一个小时的步行回家,看似非常远,实则很让我享受其中。

同时,在这个步行的过程中,还经过了我2017年买的第一套小公寓附近。

回首算算,这一年,距离我奶奶过世也已然8年了。

8年,疫情马上就占了整整6年时间了,时光,可过得真快呀。

扯远了,还是说回本书吧——

1、稳得住出资,熬不住出局。

2、早早进行职业生涯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对我们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要想做好这一切,必须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具备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顽强不屈的毅力;

第三:具备职业精神;

第四:要有强大的内心。

3、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五个人,即高人的指点、贵人的相助、自我的努力、家人的理解和小人的监督。

4、台塑王永庆,80、90岁高龄还每周工作不低于100小时,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同时要求所有高管每周工作不能低于70小时。

5、对于年轻人而言,工作最大的收获不是薪水,而是经验,是未来。

摘抄不多,这本书里主要还是案例分享,以及重点我感觉在于作者希望宣传自己的职业规划咨询服务。

其实这个服务我今年也有想过,猎头生意难做的当下,谋生路必得想办法。

可是我对于自身具备的这方面咨询资质,严重存疑。

因此也就没有展开去做,或许,当初尝试在线咨询作为一个小迈步未尝不可,不过眼下的步子迈得我认为也不失为最优。

这本书,前面接近2/3的部分,我认为还是值得很多对职业迷茫的人看看,而后面1/3,可看可不看。

因为前面这部分是案例,虽然不甚详细,但确实能够给一些初入职场、30岁迷茫期、40岁困惑期的人们解解惑。

可能我自己做猎头,之前接触的大多都是对于自己职业有规划的人,可是看本书后发现,及时是这些中高层或技术管理人才,也不一定全部具体清晰的职业路径规划思路。

那些刚毕业的应届学生,就更如是了。

参考这些案例,也许可以为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哪怕不能立马迈出这一步,我认为也是一种方向指引,好过毫无想法。

再者说,当下的就业环境确实不甚友好。

我今日看书的时候,也想过假如我不是今年才考虑走入甲方,而是前几年就有打算的话,是否会更好。

结论是,未必。

一方面,如果我早两三年就开始转向,可能我选择也只是一个甲方招聘专员的职位,可能坚持到今年也能做到主管或经理,但未必规模同等于我目前的公司;

另一方面,即便进入同等规模的企业,做了主管或经理,我又是否可以驾驭呢?我自己内心存疑。

我总认为,今年除了时机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在于我自己这2、3年的修炼。

一个是修心,在于阅读、在于时间的沉淀;一个是修德,只有经历了去年这近1年在客户公司的磨炼,我才接得住大公司的职场环境。

可以说,去年的驻点客户公司是等来的,而今年的彻底加入甲方,是一小半等一大半赚来的。

时机很重要,做好准备,却更重要。

就这些吧,遛狗子回来给它俩洗洗澡,半个月没给洗澡了,白天答应了给它们洗洗,得完成才行。

----END----

作者介绍:

里拉,90后,2018年创业,坐标广东,从事人力资源行业。

闲时做做滴滴顺风车司机,也和朋友开过两家女装店。

2020年3月开始码字日更,5月29日正式买入第一只股票,至今仍行走在回本之路。

在这里,我会分享我的工作、生活、理财,以及看了些什么书。

目前,正在践行每年52本书计划(已连续2年完成)。

如果喜欢我,期待关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