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繁华,我愿意和我爱的人一起来看一遭。可是人间疾苦,我却不希望你来到人世。这一句话是很多对爱的人和孩子说的。育儿补贴的到来,让很多原本在考虑二胎的人,又可能有了新的想法。那会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大概率是不会的。
作为一个现代的青年,很多人会选择单身,甚至不婚。也有人结婚之后,选择做丁克,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反而越不愿意生小孩。很多人说是因为现在养个小孩经济压力小了。但其实更多的是隐性成本更高了。
为什么这一代的我们越来越不想生小孩呢
1、讲究孩子质量的时代来了
以前我外婆那一代喜欢生孩子的原因:1、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2、通过增加家里的劳动人口数量来提升整个家庭的收入;3、医疗条件落后,以及天灾人祸(比如战争、洪涝、干旱)给孩子带来的致死率过高。而且那个时候大多数人是没有学可上的,父母大多只要保证孩子的温饱即可,特别是乡下主要培养男性。
而现在大家讲究的是优生优育,还有培养这块,人不仅仅是一个劳动力,而需要的是一个有创造价值的东西。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在基础岗位上已经可以代替了。
2、生存压力太大
现在生活的压力远比之前大多了,大环境的整体下降,车贷,房贷,育儿,这三座大山。压了大多数人。我们不仅希望小孩可以享受好的教育,可以去世界看世面。同时又希望自己可以有自由,可以看更远的世界,而目前来说,男人一个人养家的话,大部分是不够的,需要2个人,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和托举的话,那大部分的家庭是请不起育儿嫂的。中国的消费指数是在提高,但是幸福指数却是不断下降的。
3、育儿成本不断提高
孩子的天花板就是父母,孩子后面也很难跳出父母的局限。如果小孩在农村的话,那不否认育儿成本确实降低了,可是现在的农村大部分学校已经关停,大量的学生转移到城里来。但是如果在城市里那就不一样了。从奶粉,到纸尿裤,到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各种花销,到课外活动,到五花八门的研学,还有旅行、度假......哪里不花钱?这还不包括人力的投入。一个孩子最高培养成本达到800万,一线城市里,普通的280多万。这叫那些二三线城市里怎么负担得起。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孩子起跑线就是输了。
4、不在推崇养子女防老
中国的文化属性也是在一点点变化着的,以前觉得生儿就是养老的,现在慢慢的这种思想也在变化着的。因为父母也慢慢觉得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硬把这种负担交给孩子,也是自私的。况且久病床前没孝子,还要药神里说的那句经典台词,4万一瓶的药,吃了一年,房子没了,也拖垮整个家,国家开始慢慢的注重医疗这块和保障。如果父母的养老和抚养孩子是等价的,又谈何父母之爱的伟大呢。
5、担心自身的原因遗传给孩子
无论是国家,还是自身都会愿意优生优育,很多父母的基因,本身也会带有一些遗传性病体,多考虑一下,毕竟孩子是一条生命。那也是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如果生下来弃之不顾,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无法接受。慎重考虑下来的亲,出于对孩子的负责,最后决定不生。
6、自身思想的变化
“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道路总是很容易有很大的跳跃,不论是父母还是自己,永远都是找个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帮孩子买房买车,帮忙带孩子,好像这就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循环,如果您不按正规道路走的话,有的人就会觉得你是离经叛道,赶紧劝你回归正途。
7.女性的隐形成本
这个社会对女性总体这个大环境是不公平的,没有人去承担怀孕支库,生完孩子之后,身体很多都是不可逆的,我们说母乳营养,结果大部分母亲忍着疲惫和辛苦坚持一年,有人说孩子你要亲自带,结果孩子从出生到喂养,妈妈带习惯了,母亲放弃职业生涯来照顾孩子。一个孩子没有困住父亲,却大多数把母亲困住了。
当家务和孩子都落在了女性的上面,女性又如何在职场上发光发热。我们都说一个女性或者男性在事业有成就的背后,一定是有一个帮她的人。而又有多少的家庭可以做到夫妻之间共赢呢。
杨丽萍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谁都希望自己生下来的孩子是幸福的,生活并不容易,但我对别人、对命运并没什么怨言。我会努力生活,如果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也不会选择成为别人。
但是我也真的不愿意让我的孩子遭受这一切。更何况,我性格上存在很多缺陷,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我还怕我会伤害她,尽管我并不想那么做——人和人之间有时候虽然是真心相待,但还是免不了互相伤害。当人的素养越高时,就会养孩子不是养一条宠物。
它附带的东西太多了,多到太多人无法承受。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我,不再人云亦云。于是,众人纷纷在前往生儿育女的路上,按下了暂停键。
其实孩子生与不生都是您的选择,我只是希望每个出生的生命体可以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