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允许自己的创造物来控制自己,把自己的创造物当做自己的一部分,甚至不惜消耗自己的生命来供养抓取自己的创造物。
“房奴”、“孩奴”这些词,很精准的表达了人们和他们的创造物之间的关系。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员,你说你是你母亲的儿子,如果你的母亲离开你去了很远的地方或者去世了呢,你关系中的客体消失了,你的角色被拿掉了,那么你是谁呢?你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许多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甚至无法接受这种假设,虽然在道理层面他们明白这一天迟早会发生,但是却拒绝面对,假装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
许多人一辈子都在为一个角色而活,他们甚至快忘记了还有自我这回事。
在我们父母那一代或者祖父母那一代人里,这种观念都是非常严重的。
你发现在那些近代中国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中会有这样的台词:
“我生是X家的人,死是X家的鬼!”
哪怕是我们父母那一代生于四、五十年代的人,也会听到很多这样的宣传口号:“我是一颗螺丝钉。”
所有的这些信念体系都在告诉人们,你的个人需要和个体意志不重要,你是谁你是什么人也不重要,关键是你能为你所在的组织或系统做什么。
当一个人纯粹只是想为自己的需要做决定时,周围的人就会评判他自私,甚至连他自己也会觉得自己这样时自私。
所以在全世界只有在中国、伊朗、印度等少数国家,当提到“爱自己”的时候,第一反应就会觉得自己自私。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这个信念被反复的强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它也在影响着我们。
当一个人强迫自己必须“为他人着想”“为自己所在的系统着想”时,也会强迫别人必须“为他人着想”,结果每个人都不敢为自己想。
出于责任和义务去为别人着想,必须压抑着渴望活出自己的这股原始的生命力,所以就会变得非常的分裂纠结,而在这个过程,早已遗忘了自己。
接下来我们要来谈谈什么是“我”这个概念,有时候我会在课程中问出这个问题,“你是谁?”
通常我得到的答案是某种关系中的角色,“我是一个七岁男孩儿的妈妈”,“我是一个企业主”,“我是一个老师”,“我是一个创意人”。
每一种角色认同都是处在某种关系中的一极,你的身份是主体,那么关系中相对应的另一方就是客体。
如果你的角色认同是妈妈,对应的客体就是孩子,企业主对应的就是你的公司,依次类推,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介绍自己时,或者当“你是谁?”这个问题在你的脑子里闪现时,你可以观察一下你给出的答案。
通常是一个角色的话,那么这是个什么角色?这个角色就是在目前你的生命阶段投资注意力最多的角色认同。
2、
你越在意的角色认同你,也会对相应的客体那一方抱有很高的期待,并且也会很在意在这个角色上是否取得被他人认可的成就。
就以“妈妈”这个身份为例,当你更多只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七岁男孩的妈妈”时,你所有的思考方式和观察世界的视角都变得非常单一了:
你会在绝大多数时候都站在“妈妈”这个角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会很自然的做属于“妈妈”这个角色属性的行为。
例如把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作为第一要务,做的一切事情都以孩子为优先考量。
如果要出去旅行,就会优先考虑适合孩子的地方,孩子喜欢玩什么,那个地方的食物孩子喜欢吃吗等等。
每天买菜时也会只买那些孩子喜欢吃的,如果搬家也会只考虑学区房,还会关注附近的环境设施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最佳。
当然,不仅仅是“妈妈”这个角色,所有的角色都是如此某企业主、某人的儿子、某人的太太、某局长、某著名影星…...
当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年累月的这样在某个角色中思考和行动,那么TA就会慢慢的把自己的本体丢掉,就是那个扮演这个角色的“我”。
他们会彻底失去自己,只有这个角色了。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当他们认同自己的某个角色时会完全失去平衡,他们把所有关于自我的形象都投射在那个角色上。
他们完全忽略了本体的价值,而把所有的价值感的来与都寄托在所扮演的角色上。
比如认同“妈妈”这个角色的人,如果她身边有人对她说:
“你是怎么做妈妈的?”“哪有像你这样的母亲?”
她就会感到非常的挫败和痛苦,甚至觉得自己整个的价值都被否认了。
她会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好妈妈,如果自己出去旅行或出差几天没陪孩子,就会有深深的内疚感和自责。
如果自我遗失的更厉害,会容易在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引发自责。
如孩子病了,瘦了, 成绩下降了,不开心了,孩子没有朋友玩了等等这些都会产生焦虑继而引发自责情绪。
哪怕被否认的不是你,是你角色关系中的客体,都会让你心情受到严重影响。
假设在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的时候,你的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发生了冲突,那个孩子哭了起来。
你过去准备处理时,听到旁边有人议论你的孩子说“这个孩子好霸道啊!”“这孩子家教有点问题。”
如果你有所觉知,你会意识到自己的心情马上被影响,尴尬,愤怒,想要辩解等感觉很快会涌上来,也许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或更久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平和自在的状态。
当然,这还只是个陌生人的评判,如果是关系更亲近或者更重要的人,例如老师,家里的亲戚,父母,对你所造成的影响会严重很多很多,会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3、
当我们对自我本体的关注的和对角色关注严重失衡时,你关注自我的时间是非常少的,你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关注的重点都会围绕着你的客体。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自然你就会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因为付出越多希望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
这个时候,你也和角色中的客体共生了。
当你忘记了你不仅仅只是那个角色,同时还是你自己时,那么你也会很自然的忘记了客体也不仅仅是TA的角色,更是TA 自己。
只不过每个人期待的回报方式标准各有不同,有些妈妈希望的回报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有些希望孩子听话,有些希望孩子性格积极乐观,有的希望孩子平和冷静。
每个人在潜意识的自我社会形象的渴望会决定这个标志。你认同角色的程度越深对客体期待的程度也就越大。
因此也就越容易在这个关系中患得患失,这就是你会发现丧失自我越多的人就越容易在他的关系中感受到疲惫和失望。
我在课程中设计过这样一个问卷问题:
“孩子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回答,是“生命的全部”、“一切”这类的回答。
所以就不难理解中国的父母为什么那么疲惫焦虑,给了孩子所能给的最好的条件,但孩子却并不开心甚至和父母的关系岌岌可危。
因为这些父母一直都只为自己作为“父母”的这个角色而活,生命中的一切都围绕着关系中的那个客体——孩子,悲伤着你的悲伤,开心着你的开心,烦恼着你的烦恼。
我见过很多父母,孩子考了高分,孩子还挺坦然淡定的,结果父母比孩子还兴奋,而孩子成绩下降了,父母沮丧的饭都吃不好了。
越是把客体当做自己全部的人,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也越严重。
因为我们越无法在一段关系中做到独立,我们越失去自己生命的重心,就会把这个重心压到对方身上,对对方就会有非常多的要求和期待。
例如期待对方永远保持开心快乐,如果对方表现出低落沮丧就会非常焦虑,并且过渡介入;
又或者期待对方要拥有健康,如果对方有些可能影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抽烟,熬夜,挑食…会过度紧张担心,并且用些过激的方式去管控对方。
因为我们已经丧失了靠自己获得开心快乐的能力,所有的幸福感都是建立在对方身上。
所以对方所有的生活不能出现任何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元素,如果有,就一定要消灭它。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关系,因为这注定我们给出的爱会充满了控制和压力,而没人喜欢有人把自己的人生压在自己身上,哪怕这个人是自己最爱的人。
而且一个把自己都给弄丢了,都不会爱的人,怎么懂得爱别人呢。
4、
很多时候人们听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接纳”和“放下”,但是为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放下”那么难?因为在过度认同角色的过程中遗失了自己的本体。
这种代价比金钱和时间的价值更大,已经付出那么大代价就会更难停下来,就像沉没资本越多,想斩仓收手就越难。
既然我什么都没了,只有这个了,那我必须要在这里翻盘。
所以很多在婚姻中迷失自我的人,发现伴侣出轨,婚姻已经脆弱不堪时,内心的第一念不是“我要如何做可以找回我的幸福”,而是“我死也不会离婚的,拖死你,你让我不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早已忘记了最初只不过是想找点乐趣才上桌玩一玩,可能最初赢了几把,结果越陷越深,已经停不下来,最后把自己整个人生给搭进去了。
这种赌徒心态是不甘心造成的,而这份不甘心来自于没信心,因为太看重过去自己已经创造出的成就,认为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大到感觉那些付出的东西已经“倾尽所有”。
那是一种藏于内心深处的匮乏感,匮乏感就是认为自己是“不足够”的。因此很多人丧失本体越多就会越偏执的去认同角色,进而会更多的付出和牺牲。
因为在角色的成功中至少还有短暂的成就感、安全感可以补偿一下。
金钱不足、爱不足够、安全感不够,甚至是能量不够,时间不够。
而没有意识到这些“不够”的感觉本质上都是幻觉。
并不了解自己早已本质具足,已经不相信内在的力量和爱是源源不断地,是来自于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那个本体。
佛家称之为自性本觉,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名称,高我、超灵、宇宙意识、神…...
这是个即在我们之外,又在我们之内的创造出一切万有的意识,在这里我称之为本体。
真相是,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神,你可以创造出自己世界的一切。
客观世界根本不存在,每个人感知到和理解到的世界都是完全不同的。
同一个对象,同一栋房子,同一个人,同一个故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观察和感知,这些感知的方式决定了每一块建构自己世界的碎片。
我们对自己的本体遗忘的越多,我们就越容易过度沉浸在角色之中,我们就越容易患得患失,就会变得执著。
而执著会让我们充满恐惧和无力,一旦你执着于某样东西,你就必须要背着它,看着它。
当狱卒需要一天24小时守着囚犯时,其实早已没有真正的狱卒了,因为他已经变成了自己囚犯的囚犯。
你的囚犯一天得不到自由,你也同样无法自由。
还是要强调一下,我在这里说的不仅仅是“妈妈”或“丈夫/妻子”这个角色,我说的是所有那些你执着的角色,无论那是什么。
你是在为你的角色服务,还是让你的角色来服务于你的生命,这是个很重要的选择。
最后我们就可以在学会爱人和自爱之间,在给予爱和感受爱之间,在角色和自我之间找到那个重要的平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