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一到农闲,戏院就会请来戏班子唱几天大戏。

戏院在贾寨,是公社驻地,下辖十八村,是唯一的一个戏院。

戏院简陋,土台子,土围墙,墙高四五米,豁牙裂嘴,常有人为逃票跳墙过来,被院里巡逻的捉住,押到门口补票。

戏分白场和夜场。白天看戏的多是老头老太太,还有小孩子。

戏院为了招徕客人,每天派人到附近村子卖小票,小票就是比戏院门口便宜五分或一毛钱,奶奶都是买小票看戏。

戏院把门的是下街的小生。小生把门是出奇地好,黑老包,铁面无私,别人做不来,因为人情世故,断不了走后门,不查票放过几个熟人,小生不,有人说,小生因为把门六亲不认,都散了两门子亲事,不知道是真是假。因此,凡演戏,小生是把门首选。

戏多是豫剧、丝弦、乱弹,还有柳子腔。此地虽属河北,但接近河南,更喜欢河南戏种,如豫剧、曲剧、越调等,像京剧、河北梆子倒不是十分欣赏,尽管县里也有一个梆子剧团。乱弹发源于几十公里的威县,而柳子腔是五公里外的曲周堤上村所独有,都是本土戏。有些戏种也喜欢,如黄梅戏、评剧,往往那些剧团来不到这里,只是从电影上观看罢了。

看戏时,远路的拎着马扎,只图带着方便,早早过去,站在戏台前面,没人遮挡。近路的,不用心急,一来就扛条大板凳,能坐又能站立在板凳上,怎么都能看得见。站在近处,演员看得清,喇叭聒得耳朵嗡嗡的。我那时看戏,不懂剧目,不看剧情,只看哪个女演员长得俊俏,看哪个武生筋斗翻的好,舞枪弄棒花哨,不懂戏!

最有意思的是夜场。

夜场有很多年轻人,男男女女,梳洗打扮一番,头上是冷香洗发粉的味道,脸上是雪花膏的味道,身上是香皂的味道,难得还有毛衣上紫罗兰粉的味道。他们不是为了看戏,是为了看观戏的人,凑热闹。有的人在这里和对象约会,有的在这里寻找对上眼的人。

这里是一个女人生俏、男人亢奋的场所。

台上是戏里人生,台下是人生如戏。

热热闹闹,锣鼓一阵紧似一阵,至终戛然而止。

夜场散尽,一片狼藉。

就有人寻找宝贝,硬币,角票,发卡,手绢,总有收获。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戏院里的戏班断了线,戏院开始荒废,锣鼓笙箫渐行渐远,终成回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西窗君 按: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无论是戏还是人生都要本色出演,演的好,成名角,活的好,有奔头。小小一出戏,淡笑...
    写字对手阅读 1,880评论 31 50
  • “啊嫲拿支扇晃啊晃,她说她目不涩(不困的意思)……”当听懂了玩具船长(玩具船长:潮汕民谣乐队,唱的是潮汕话,带着本...
    陈左阅读 7,034评论 0 4
  • 依稀记得,我第一次跟戏曲接触,是很小的时候,隔壁村子里有“会”,奶奶说,“拿着小板凳,看戏去。” 小时候会有一些固...
    聆音公主阅读 812评论 0 0
  • 保伏同志前天就和我说,林州豫剧一团重新组织了戏班子,在高家庄排了好几场,老百姓都很喜欢,反映很好,抽时间...
    银河湾阅读 2,135评论 0 5
  • 看书名以为这本书不过是俗套的快餐式阅读物,然后昨天一天(包括上课也没停下)看完了这本书,全然不是这样,非常丧,非常...
    Shadey_阅读 1,38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