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适时进行温习与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不重视自己而不因此恼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品格吗?”
【品赏】
学而时习之--悦。“说”(yuè),同“悦”。先秦时没有“悦”字,“说”字兼有说话和内心高兴、喜悦的意思。“悦”从“心”,喜悦在心里,没有流露出来。学习之后,适时加以印证练习,才会有一种快乐收获,得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的乐趣。
“学”,繁体字是“學”,宝盖头上面左右两边像两只手,中间的“爻”指知识、智慧,宝盖表示迷雾,下面的“子”,学子,上下合起来意思就是,老师用手拨开弟子眼前的迷雾,把知识、智慧传授给弟子。“习”,繁体字是“習”,上面一个羽毛的“羽”下面一个“白”,郭沫若认为,甲骨文里“白”是“日”字,日代表晴天,小鸟都是在晴天学飞翔的,小鸟练习飞翔时屡次扇动翅膀,反复起飞试飞。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习”包括温习、复习、实习、演习等含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践。
孔子一生就是在试图实践他的理论,而这一部《论语》为孔门弟子阐发孔子思想的语录,说了那么多的话,为什么偏偏要把这句话放在全文的开头,就好像《三字经》里面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等等,是整部书的精神所在,应该不会是简单谈谈一个人的读书态度问题,不是简单的练习,而是要把理论实践和运用到为政的生活中去,这是孔子的理想,也是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学以致用,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放在开篇之首,堪称是《论语》的“注册商标”、“基因符号”,是孔子好学的写照,是孔子一生抱负的点睛之笔。
有朋自远方来--乐。读书的快乐是个人的,是内心的,是一种自我愉悦的境界,所以用“悦”;朋友来了,其快乐是外露的,甚至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是要与朋友共乐的,无论是同唱一首歌,还是共饮一壶酒,都具备这种互乐、同乐的特点,所以用“乐”。
有着共同志趣见解的人从远方前来,说明自己的志趣学问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这的确令人高兴;更重要的是可以相知相识,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一个人唯其具有了忠诚,有了信义,有了德行,有了能力,才会有真朋友,才会有朋友自远方而来。朋友的到来,验证了自己的德行与价值,怎能不快乐?!
君子不知不愠。“不知”这个话题的提出,无形中也透露出了孔子对于个人不为世用的遗憾心情,只是“不愠”罢了。孔子是伟大的,先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圣;后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明。孔子的学问,是他死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真正有了“出头之日”。董仲舒弘扬孔学,提出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司马迁推崇孔子,并把自己写作《史记》比作孔子作《春秋》,在《史记》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春秋》的言语,深受孔子实事求是治史态度和寓论于史修史方法的影响。观览《史记》,孔子及儒家思想在司马迁心目中是崇高的、庄严的。孔子并非诸侯,司马迁却把他列为“世家”。孔子在我国哲学史、教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一代哲人,他在汉武帝以前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推崇,自司马迁开始他才被尊为“至圣”。 经历了五百年漫长的寂寞岁月,但他“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圣人乎?”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高度评价子之所曰的这段话,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一个人读《论语》,哪怕是能用心读懂并实践这段话,也能够牢牢把握人生的重点:学习并不断付诸实践,努力提升;与道义相期者交流思想和学问,相互勉励、信任、期待;立志求道,十年一剑,不怨天尤人。这样的人生必然快乐,必然充实,必然成功。人生不过百年,几十年如一日“学而时习之”不容易,几十年如一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不容易,几十年如一日“人不知而不愠”会得人生之大成。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对于父母孝顺、对兄长尊重,又喜欢冲撞上级,这样的人是少有的;一个人不喜欢冲撞上级,而喜欢作奸犯科,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因此,君子务必要确立做人的根本原则,根本原则确立了,做人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大概就是仁爱的根本吧。”
【品赏】
“有子”,姓有名若,是孔子儿子孔鲤的老师,司马迁说他比孔子小43岁,《孔子家语》说小33岁,身高体伟,“状似孔子”。《论语》里对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有若和曾参称“子”。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为什么只有他俩独尊“子”荣?因为我们今天所读《论语》里的每一句话,孔子的第一代弟子都烂熟于心,后来再由有若、曾参的学生记载下来,他俩的学生就把自己的老师提升到“有子”与“曾子”的尊位。不是所有人都能称子的,要有崇高的道德境界、深厚的学问才能称子。当然有若被称为“子”也可能有别的原因,有若在孔子去世后做了儒家的第一代掌门人。因他长得像孔子连说话神态都状似孔子,孔子去世后,有若被一度推举为“师”。弟子们从外面回来,就如同回到家,又看到老师一样。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务”,可以理解为“致力于”。“本”字是一个树木的“木”,下面加一横,代表树根。树的下面是根,根本根本,本就是根。“本”的本义是树根,比如《谏太宗十思疏》中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这里的“务本”之“本”可以理解为自身修养、道德品质。《大学》中就讲:“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君子务本,君子要追求做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根本立起来了,人生的大道自然就生发出来了,就像一棵树,根长好了,枝叶自然就出来了,道就是枝叶。
孝顺父母、善事兄长,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儒家认为,家是国的基础。治国必先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就是人的调教之所,在家里把人调教好了,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了,到社会上去自然会服从领导,尊重他人。知道服从与尊敬,也就自然能与社会和谐,恪尽职守。
孝悌,为仁之本。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的《中庸》,对这一命题发挥得比较符合孔子原意:“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其中以亲爱自己的父母为首要。如果对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生养己身的父母都不爱,能够真心地去爱别人乃至博爱大众吗?博爱要从爱父母做起,从友爱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做起。
“孝”、“悌”、“仁”,这是孔子提出的做人的道德标准。缺失了这“三德”,小则导致家庭不和睦,大则造成社会不和谐。这“三德”要求我们,对于父母,对于同事,对于众生,都要心怀感恩:用善良去回报父母,用同情去帮助弱者,用良知去驱除邪恶,用自己的创造去造福他人和社会。人人都能够认识并实践“仁德”。宋代哲学家程颐说过:“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仁德”是家庭和睦、单位和谐、社会安定的基础。孔子重“仁德”,他认为“人心可用,世道可兴”。于是,他从人的心灵深处挖掘美好善良,从孝悌亲情入手,推己及人,及于恕道,从而实现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克己复礼”,“天下归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