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西安名列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但这俩天发生在那里的事件,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因上级要求,一夜之间,西安某些街道上的牌匾全部变成统一样式,然而这还不是最大槽点,这些牌匾居然是统一的黑底白字,妥妥的一灵堂风设计。
姑且不说这种行为中潜藏的某些利益,先说一下从这件事折射出的审美危机。
中国古代,文人和美感一度共存,比如由文人衍生出的文人画,由文人衍生出的文人书法,更别说这些书画背后的意境一说,倘若没有足够的文学能力,谁能说得清什么是意境呢?
即使在约束人性自由发展的儒家文化中,凡事都要中规中矩,也绝对找不出一家本来喜庆的门脸,却挂着灵堂风匾额的笑话来,中规中矩之间也是喜丧分明的。
如果说现在这个时代,既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最没文化的时代,估计很多人都会认同。
当文人在这个社会中不再被真正尊重,类似的笑话会有很多。
比如,女性着装问题,从前小女孩有小女孩的穿着,中年妇女也有中年妇人的穿着,老人人的穿着更是那种亲切纯朴的样式。
然而,现在的街头,已经很难真正找出几个穿老年装的人了,几乎所有人都在努力穿小女孩的衣装,把自己打扮得年轻一点,嫩一点。当社会上少了按年龄审美的穿着时,街头也不会变得好看,街头经常能遇见让人反胃的打扮,也就不稀奇了。
如果文人对这些审美的批判声音被湮灭了,所有的改头换面,也不过是重复再犯。
噢,对了,今天又有新闻,西安赶紧把匾额的黑色底改成棕色底了。你看,那几条街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丑得那么整齐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