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从山西吕梁到鄂尔多斯,和我十年未见的好友回合,第二日去了呼和浩特,吃了一顿烤肉,我们去了民生广场,又去了敕勒川大草原,恼包还有军事乐园。
那是很美好的一天,冰雪节的寒冷堪比东北,但大家的欢呼声却足以抵御严寒,我们跟着音乐蹦迪,唱歌,一直跑来跑去,享受着难得的自由与快乐,哪怕双手已冻僵。
第二日中午坐高铁到达北京,北京的地铁像迷宫一样,一不小心就要坐错,北京的天气依然也很冷,我们穿着羽绒服在路上狂奔,去了天坛,老北京胡同,我们路过了后海,什刹海,做了一场文人墨客的酸儒梦,用不太练达的文笔书写着对于这个城市的热爱。
如果生活不快乐,那就去后海,那里美丽的夜景让人流连忘返,糖葫芦的香甜让你食指大动,鸡翅包饭亦是香的。整个人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哪怕腿肚子酸痛,也依然誓要前进!
第二日去了雍和宫,免费赠送的香料味道有些熏人,但我很快就被这里的建筑所吸引,那是古代能工巧匠花费心血雕刻而成,就连琉璃瓦和檐角的小动物也依次排列,栩栩如生!
下午四点左右到达颐和园,虽不是应季,但颐和园的早春还是别有一番韵味,我们爬上假山,途经古寺,听到了沉重的钟声,这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一天是走不完的,我们看到园里的冰还未曾解冻,但早有燕子从远处飞来,准备啄新泥,九曲回廊,烟影如画,每一步都是历史的厚重,这里的美,是恢宏的,只言片语写不尽。
颐和园的烧饼很好吃,皮儿酥软馅儿也香,一不小心勾起了腹中的馋虫。
颐和园的湖特别大,上可接天,一望无际,漫无际崖。
颐和园的假山怪石让我想到了曾经有很多后妃跟着皇帝来这里游玩避暑,肯定有后妃为了争宠,在假山处用歌声引人注目。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北京,那就是沉重,沉重的不仅是历史,人物,建筑,更是一颗人心,一切都太沉重了,明明那么近,却那么远,千年里留下的岁月痕迹,就像走马灯似的,穿越时空与另一个自己相逢,摸着斑驳的城墙,只留下一声叹息。
曾经读过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在清末民初这段时间,天津作为北方最重要的一座港口,城内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这些人在天津城杂居共处,逐渐形成了专属于天津的独特文化风气。
而我所见到的天津,其实更多的是一些风格偏西式的建筑,不管是意大利风情街,还是五大道,都充满了现代商业气息,显然是翻新过的,但年轻的男女还是喜欢在里面打卡拍照。
我喜欢天津的麻花,咬起来咯嘣脆,椒盐的最好吃,一口吃下去,满足的很,天津的相声可能没找对地方,听得让人直打瞌睡。
去了静园,参观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卧室,看到叠的整齐的床铺和一双黑色锃亮的皮鞋,我觉得他其实是个很时髦洋气的男人,一点也不像史书上写的那么乏善可陈。
而婉容的卧室小小的,只有简陋的一个梳妆台和一张小小的床,她经历了那么多坎坷磨难,从刚入宫时和溥仪的甜蜜,到最后失宠染上鸦片,直到被溥仪彻底厌弃,成了一名疯妇,其实我更希望她像文绣一样清醒,当断则断,离婚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开始。
最后快离开时,还是忍不住去解放桥打卡了,那是一座浪漫的桥,虽然风吹日晒也给它留下了一些斑驳的痕迹,但远远望去,和落日交融成一副独具风情的画面,美不胜收。
这一趟去的最好玩的城市是开封市万岁山,曾经的汴梁,大宋时的都城,它褪去了旧日繁华的痕迹,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我们去了万岁山武侠城,虽是第一次来,但还是玩了个尽兴,在里面足足走了一天,我觉得最棒的节目是打铁花,打铁花那个节目和情景剧结合在一起,通过武术表演的方式,让大家耳目一新,现场其实是很震撼的,很棒的民俗表演。
王婆说媒看了一半就离开了,其实还算可以,操着一口河南普通话的王婆时不时有梗,就像表演脱口秀一样,把大家逗的咧嘴一笑,不管现场是否能说媒成功,但大家的好奇心却被吊的足足的。
去仙侠广场看表演时,途中偶遇财神爷,还跟他击掌了,让我觉得今年的财运一定会很好。
虽然旅行途中也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但最后我们还是一路同行,互相关心着,真正的朋友是吵不散的,希望今年的我们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