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探店|重庆比女神还傲娇的“三无”火锅

在重庆,对腿脚不灵变的残疾人直呼“掰子”是非常不尊重的称呼,

但话可分两头说,若当事人不屈身残反而把“掰”当成自身异于常人的标志,

那“掰”便没有了侮辱和讽刺性转而变成一种代称更甚爱称,

重庆餐饮界有著名的三掰,“掰抄手”、“掰哥牛肉面”和的“杨掰子火锅”。

而同样的,杨掰子火锅也是个三无火锅店。

“无添加,无牛油……也无店牌”

名字是老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地址是无数路痴迷路后总结出来的。

比起以前提到的诸多只有5,6张桌子的火锅店。

杨掰子在这方面还不算太任性,里面又17张桌子。

但17张桌子依然抵挡不住往来的客人,所以想要按时吃到,最好还是预定。

当然,接不接的到你的电话,就是看缘分的事了。

杨掰子火锅开在1938年,当年的掰子现在已年逾古稀。

大概是经历了岁月变迁,看这座城从战争时的慌乱到现在高楼大厦,也从炮火纷乱中走过。

所以老板真的格外傲娇任性,想开店的时候就开,不想开的时候就闭门好几天。

“火锅资格老不老,先看油碟啷个调”

一碗油碟通常便知一家火锅店道行深不深,

而今市场上很多滥竽充数的老火锅店,在油碟中添加纯麻油还美其名曰不惜成本,

其实真正的老火锅店之所以用色拉油和麻油按比例进行混合并不是为了节约成本,

而是纯麻油腻鼻腻嘴并且对火锅及食材的本味有非常大的压制作用。

所以杨掰子的油碟散发出一股谈谈的麻油清香,其道行就可见一斑

菜品乍一看非常的……粗陋。

大刀阔斧的刀工,肉都切得十分大块,但用筷子拨开,会发现别有洞天。

嫩肉片瘫在盘中水性杨花,鲜鸭肠坚决不裹挟一丝肠油,鲳鱼拒绝把自己冰冻得像在赌石……

然后不得不重点提一下他们家的肥肠。

切得非常大块。一般其他火锅店的肥肠都是先用水灼过,或者卤煮过。

杨掰子的肥肠则不然,又大块又生猛,需要在锅里熬煮很久。

煮好后的肥肠软绵黏嘴,包着满满的浆汁,一口下去全是满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