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用碎片时间看《我不配过低配的人生》,无意间翻到之前某一页,竟然完全没有印象,仿佛是第一次阅读本书,于是我开始思考,我读书的效率怎么这么低,工作后的书又应该怎么读?
大学之前的学习都是不断巩固,每次上课前要进行预习,上课听老师讲课,课后再完成练习题,每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高三更是天天在考试,时时在复习,所以记得很扎实。
大学之后文化课考试全部是考前突击,现在想想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学到。看的课外书从来都是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不一会就看完了,由于可看的书太多了,所以不会再看第二遍。最重要的是我是个不爱看书的人,所以从来没想过书应该怎么读这种问题,等现在需要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读书真的太少了,甚至不知道怎么读书。
于是跟老公进行探讨。
我说,我的读书效率好低,记忆力也在下降,看过的书跟没看过一样。你看那些过目不忘的人,看完能一字不差的复述所有内容,真羡慕,他们的学习效率一定也很高,而我呢,我只能说是看过,再让我复述,什么都想不起来,或者是重新看的过程中,又突然想起来确实是看过,这样读书有用吗?
老公说,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过目不忘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就要记笔记,而且是随时记,看到某个地方有想法,有感触,就立刻记下来,温故而知新,下次再看的时候会有新的收获(可是有的时候就算是记了笔记,后来也会忘记自己记了些什么,待到有一日发现笔记,甚至会惊叹,自己还有这么棒的想法啊)。
我又问,那些看了没有印象的书还用两遍三遍的读吗?(老公一定觉得我很白痴)。
老公说,当然分书了,比如一年级的语文书你会一直看,看到每一个细节都记住吗?
无语,我还是自己思考吧。
其实我期望的理想读书状态是,一是读书速度较快,基本一天能读一本书,最多两天阅读完一本书;二是读书效率高,看过的内容能记在脑子里,写作的时候能跃然纸上;三是整合思想,通过读书,不断地将自己的新旧思想进行整合,形成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然后不断更新,如此反复。
但是以我目前的水平只能归纳如下:1、大部分小说。只需要看一遍,学习作者的叙事风格,文章框架以及所有的细节描写。2、名著、散文。需要无数遍的揣摩,学习作者表达细腻情感的方法,以及名言美句。3、心灵鸡汤。可以作为睡前洗脑,不断完善心智,帮助自己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人。4、关于学术知识的书籍。直到自己掌握所需知识即可,最好需要实践帮助巩固与运用。5、自己喜欢的书另当别论,想看几遍看几遍,从中得到的快感是其他书籍无法比拟的,有任何想法的时候都应该随时记录下来,在不断整理思想的过程中成长。
其实自从加入无戒日更营,我看书比以前更慢了,我会时不时地提醒自己不要只关注故事情节,将注意力放在语言表达上,同样的一件事为什么作家写出来那么有美感,而我写出来就很低端,不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如此一来,我经常会看完一部分,再重新看一遍作家的用词,目前还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后期经过实践有了新的方法和感悟再来补充吧。希望大家给我一些好的建议,感谢。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