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的滋味就像自制的奶茶,一开始,你总觉得不是那个味,明明该放的都放了,可喝起来还是感觉少了点什么,不如外面买的好。可多做了几次,你慢慢习惯了,觉得自制的味道也不错,甚至偶尔会感慨说,自从喝上了自己做的奶茶再不愿意去外面买了。所以,防控疫情“宅”在家这段日子,朋友圈里,一开始还有人想要“出去丸”,后来便更多的是晒厨艺和美食了。
我向来是比较“宅”的,几乎难有主动的社交。有人邀约,三五同行,散个步、吃个饭、逛个街,遛下娃,我是愿意且能承受的。时间太久、人太多、气氛太热闹,我就不安甚至心慌、害怕起来。所以,受疫情影响的这个加长版假期,为响应各级号召,以“宅在家里,少出门、不串门”的方式度过,于我个人而言,其实不算个事。只是,这两个月里,一同被“宅”在家的还有一个男人、一个男孩,这“宅”的滋味变成了“一起宅”的味儿,就多少有些不一样了。
我们一家三口的相处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在一起、做自己。“一起宅”的日子里,大多时候也是如此的。
男人的活动区域是客厅和厨房。这两个月,他由兼职保姆转岗成了全职煮夫。家务活基本让他包揽了,因为除此,无别的工作任务适合分配给他,更何况,做饭烧菜搞卫生即是用他所长。
男孩的活动区域主要在自己的小书房。他想占领客厅来着,只是一开始寒假作业把他的大部分时间困在了书房。本计划着早点把规定任务“赶出来”,从此乐享电视电脑电游的,可偏偏又来了“听课不停学”。一天五节网课,加上五科作业在线提交,算上在上网课路上的各种“路障”,还有那怎么都不能“缺分少秒”的网上娱乐,他的大部分时间只能耗在小书房的那张小书桌的那个14寸电脑上了。我们出于关心,免不了提醒几句:“记得多喝水!”“停下来看看窗外、要保护好眼睛!”“洗了水果,来吃点吧!”诸如此类。不想,他把关心当打扰。前几天居然在房门上贴上了便条:
无事请勿打扰!
小事请在外面说!
大事请敲门!
急事方可直接进!
“ 宅”着的这些日子,知识不知道长进了没有,维权意识和反抗精神倒是一下子强了不少。让父母和孩子隔离起来的原来不是病毒是成长。哎!这个叫“成长”的病毒潜伏期多长呢?有特效药吗?有疫苗可以预防吗?能治愈吗?还是只能提供足够的心理营养,增强其免疫力,帮助其自愈呢?这些疑惑同样需要专家来解答。
至于我嘛,老样子,独处的时间都安放那间不足六平米,卫生间改造过来的主卧书房了。
但这样的朝夕长处,足不出户,还是让我们的日常与往常有些许的不一样。电脑陪孩子,手机陪老公,书陪我,这样的状态只能是日子的一部分,毕竟除了“做自己”我们还是“在一起”的。这“在一起”的场景就是客厅和饭厅了。
如果“有人陪伴”就算是“在一起”,那我们仨就有四种组合了。我和他爸,我和他,他和他爸,还有就是“都齐了”。
两个月下来,我也算基本摸出了我们“在一起”的规律。大体如下:
“都齐了”的时候除了用餐时便是客厅看电视了。三个人都会看看或都愿意看看的,高频词是“奇葩说”和“歌手”。其他电视时间总有一个是“中心人物 ”另两个打打酱油。中午看电视的中心人物,一般是男孩,他给了我们一个不好拒绝的理由“上了一上午的课,我总该放松一下”。尽管我们并不认同放松的方式只有看电视,但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面对他们的振振有词、底气十足,你很多时候真会怀疑你的道理有没有道理。晚上的电视时间大部分归于家里的这个男人。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睡得最晚,耗在沙发上、电视前的时间最长。从《潜龙在渊》到《虎啸龙吟》,从《大明风华》到《天盛长歌》《鹤唳华亭》,从《新世界》到《老中医》,他反正有的是时间需要打发,总不能时刻想着厨艺长进吧?所以,光“谁是小红袄”就够他消遣个把月了。我,是绝没有这样好耐心的。
好在,他们两个都喜欢上了“奇葩说”,经常看着看着哈哈大笑起来,听着听着也在饭桌上打起辩论来。我才觉得我家这电视,总算有时候是为我开着的,尽管我只是个隐藏着的“中心人物”。
最近每周五晚看《歌手》的时候,也都在的,但不如看《奇葩说》时那么专注,因为周五晚上的这个点,大家还得同时完成跑步的任务,出出汗,洗洗澡。其他时间是没有规定非得跑跑步出出汗的,全看自己是否乐意。但这段特殊时期,家里的跑步机不但没有蒙尘,还加了两次“油”。这样想来,即便平时闲置着,这两个月也算是买值了。
“一对一”的陪伴,其实真不多。孩子和他爸单独相处的时间几乎为零。他们两个也就是看电视的时候为某个话题扯淡一下,更多的是饭桌上的争执和争辩,最融洽的时候恐怕只有一起看某场篮球比赛的时候了。看球赛的时候,男孩只能是这个男人的跟屁虫,很多的地方要向爸爸请教的,自然只能“俯首称臣”了。
我和孩子的单独相处模式也是比较固定的。正月十五之前是上午的九点到到十点多,之后是每天下午的三点到四点。一般是先一起吃点水果或是做个奶茶,然后各自读闲书。四十分钟,有时一个小时。我倒是愿意更长一点的,但他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有时间观念,一定会准时报钟。这段时间的和平相处是需要互相给面子的。
首先,给他推荐的书,得他看得上,读得进。我认为好,他不买账,苦口婆心也无济于事,他随手一翻就判了死刑,下次想再让他拿起来读就更难了。所以,我得先给他面子,让他选自己愿意看的书,而且最好能陪他读一点或是先他读一读。当然,有时候他也会给我点面子,读一读我推荐给他的书。因此,这两个月,我也读二混子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半小时漫画唐诗》《半小时漫画经济学》,他也读柴静的《看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余党绪的《中学生思辨读本》。有一次,我发现他看过余党绪老师的《反叛与规训:<水浒传>》后,好几处圈画更我当年读书时圈画的内容居然一模一样:
“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就在于不顺从。”
“不超越,难远行”
“对于经典,我们需要尊重,但不能跪拜,绝不能在膜拜中丧失了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阅读有时候是为了走近,有时候却是为了告别。”
我不厌其烦地摘录如此,可见我难以压抑内心的欢喜和这欢喜的来之不易。
在爱上阅读这一点上,父母的陪伴和影响其作用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孩子似乎天生爱阅读,哪怕爸妈从不读书。有的孩子并不那么爱书,尽管身边有爱读的人。我们家的男孩属于后者。用他爸的话说,“如果说他比别的孩子多读了两本闲书,那都是他妈妈陪出来的”。殊不知,这“陪”的背后也是有“闹”,也有“逼”的。所以,我和男孩的单独相处也常伴随着不欢而散的结局或是讨价还价的过程的。我们的,即便“吵吵闹闹”终究“不见不散”的相处时光能,长年累月地维系着,非靠互相给对方面子才能撑得起,撑得住。
一家人被“宅”起来的两个月,似乎没啥不一样,又似乎有点不一样。日子变得简单了,心思也纯净许多,不必去想遥远的将来,只是这么一天又一天,重复着,过下去。就像那杯自制的奶茶,只是奶、糖和茶,也许少了点别的味道,但喝着喝着就习惯了、爱上了甚至有些迷恋起来。这便是一家人长时间“宅”起来的滋味吧。
(当妈的《“宅”的滋味》算是记下了,男孩《“宅”的滋味》据说也写完了。但人家现在不让看,说明天再说。我能怎样呢?照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