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才能有效抵御忽悠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独立思考?排名第一的回答,是凤凰前主笔王路写的,很有意思。他说:因为别人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这个回答非常妙,也非常反讽,有一种“第22条军规”式的黑色幽默:你要证明你是疯子才能退役;但如果你能证明你是疯子,你就一定不是疯子,因为疯子不会这样做。这个回答显然很荒诞,但我相信它讲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大家都说独立思考好,但究竟为什么要独立思考呢?不独立思考又会怎么样呢?我们从反面来聊聊:为什么我们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做一个小测试:给你两个词,马和狼,你会分别联想到什么?前者是不是一些比较正面的词汇,比如骏马、奔驰、勇敢;后者是不是一些偏负面的词汇,比如豺狼、凶恶、狼狈为奸?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蝴蝶会传播花粉,所以它是益虫;麻雀会吃掉庄稼,所以它是害虫。牛和马能为我们提供劳动力,所以它们是善良正义的,是好的;豺狼、狐狸会袭击人类,糟蹋庄稼,所以它们是凶狠狡诈的,是坏的。因此,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这些形象以及它们相关联的喻义,就这么固化了下来。

注意上述文字“所以”之后的部分,我们是如何能给这些动物下定义,判定它们是好是坏的?显然,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去看待。对人类有利的,就是好的;对人类不利的,就是坏的。但实际上呢?动物根本无所谓“好坏”,这些只不过是它们的自然天性。用传播学的话来说,“牛马能提供劳动力”就是“事实判断”,“所以牛和马是好的”就是“价值判断”。豺狼和狐狸也一样。“会袭击家畜”是事实判断,“所以它们是坏的”则是价值判断。

熟悉传播学的朋友,一定知道一条基本原则:对于任何事情,我们要尽量关注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因为事实判断是确凿的,能够达成共识;而价值判断是依赖于视角和立场的,可以有多种解读。但是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相反的: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模糊了两者的局限,被预设了立场,然后打包、封装起来,喂给我们。

为什么我们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构成我们思维的信息,从源头开始就是有偏差的。我们一直生活在偏见和立场的灌输之下。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习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事物。这样做是不是一定不好呢?当然不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给人贴标签,用刻板印象去评判别人。比如“东北人性格豪爽”“广东人什么都吃”“英国人都是gay”……本质也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这能帮助我们节省认知资源,提高决策和思考的效率。但要注意:这只是一种走捷径的取巧方式。如果你一直用这样的思维去看待事物、作出思考,那多少会显得有点“头脑简单”。那么,这会有什么后果呢?社会永远呈现金字塔结构。为了稳定大众,减少可能发生的麻烦,使社会阶层更牢固,让下层“头脑简单”,就是最好的策略。最好大家都老老实实上班挣钱,累了就用娱乐发泄情绪,挣了钱就通过消费再散出去,每个人都变成机器,只看得到短期利益,想着怎么挣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思考。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别人告诉我们答案,指引我们方向,告诉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去生活。所以,如果你问“独立思考有什么用?”其实:它没什么用。但如果你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你就有必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呢?我们把独立思考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内在,也就是构成我们内心价值观、认知框架的质料,亦即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信息,也就是我们跟外界交互、获取信息的方式。第三个层次是群体,也就是我们的身份认同和社会性。

内在层次:我们是如何认知和思考世界的?本质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先通过观察,获得一个个孤立的命题,再通过逻辑,将这些命题组合起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就是一个思考过程。

举个例子:iPhone 10 今天做活动,打 7 折,只要 4200!赶紧去买!这个思考过程的背后是什么呢?1iPhone 10 原价 6000;2iPhone 10 今天做活动,只要4200,能省钱;3我喜欢 iPhone 10;4省钱对我是有利的;5所以,我要赶紧去买。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是观察到的信息(1和2),有些是我们心中固有的信念(3和4),通过用归纳和演绎法进行组合,从而得出结论(5)。这个思路很合理,没有任何问题。

但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的“信念”,会受到预设立场的影响,从而干扰我们对信息的解读,导出有偏差的结论。比如:特朗普大选的时候,偶尔会在推特上发一些惊人之语。对于这些言论,反对派们会认为“这说明他智力低下、头脑简单”;但对于同样的内容,支持者则会认为:这是他故意为之,目的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为竞选造势。为什么对同一个内容,双方会有不同的解读呢?原因就是,他们内在的“信念”不同,导致对同样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

2009 年有过一个相似的实验:当一名脱口秀主持人用讽刺的语气模仿共和党口吻时,民主党支持者会觉得“他在嘲讽共和党”,而共和党支持者会认为“他在借玩笑表露真实想法”。这种现象,就称为“动机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我们的推理和思考过程,并不能客观反映事物本身,而是被我们固有的信念所误导,得出了“我们想要的结论”。这是独立思考的大敌。

那么,动机性推理的机制是什么呢?它通常包含三个要素:1Emotion Bias:情绪偏见。也就是“预设立场”。2Confirmation Bias:证实偏见。3Rationalization:合理化。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摄入海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带着偏见和立场。于是,它们就会累积在我们的心智中,形成我们“先入为主”的观点。久而久之,大脑就会上当,以为这些观点是我们的真实想法:这就是“预设立场”。

在这个前提下,当我们接触到其他材料时,会怎么样呢?我们会更倾向于接受和相信“正面证据”,也就是支持我们固有观点的证据。譬如,2008 年大选期间,Orgnet 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那些支持奥巴马的人,更喜欢购买赞扬奥巴马的书籍;反之,反对奥巴马的人,更愿意购买指责奥巴马的书籍。这就叫做“证实偏见”。它非常自然,无处不在,却同时也是令我们走上极端的罪魁祸首。最后,当我们不得已接触到“反面证据”时,会怎么做呢?心理学家说:我们会将其“合理化”,用各种理由来解释它,给它一个合理的原因。

举个例子:当你用 4200 块买了 iPhone 10,突然,你一个朋友跑过来对你说,他在别的渠道只用了 3000 块就买到了,你会是什么心态?我想,多半会闪过这个念头 “你买的一定是假货”吧?为什么会出现动机性推理呢?本质上,是因为对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的修正。我们天生希望我们是对的,不希望看到我们错了。出于这一点,当信念和外在信息出现偏差时,我们会倾向于“曲解”它,来维持我们信念的稳定。这才能让我们感到安全。

那么,如何克服动机性推理呢?应该时时刻刻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思考: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我们把它称为“对立思维”。平时不妨多做做这样的练习:阅读、聊天时,看到跟自己抵牾的观点,先不急着反驳和嘲讽,而是停下来,静静思考一下:我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是别人告诉我,还是我自己推理出来的?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不考虑对错,对方的观点,有没有合理和可取之处?这样你会发现,你所笃信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未必能站得住脚。你会开始产生怀疑,质疑以前被灌输的信息,甚至感到无所适从。不要怕,这就是独立思考的开始。

信息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关乎内心深处,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第二个层次,则是关乎信息的交互,亦即我们如何接收信息。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思考下面这句话,有没有任何问题:“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还很落后,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在教育上的投入。”看起来很自然,很合理,对不对?但事实上,前半句是一个客观现象的描述,我们叫做“事实陈述”;后半句是一种行动的倡导,我们叫做“规范陈述”。从事实陈述推出规范陈述,实际上,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提高教育投入真的能改善教育事业吗?教育事业落后主要是因为投入不够吗?提高教育投入有可行性吗?诸如此类。

这个观念,在哲学上叫做“休谟问题”:我们是否能从“是”推出“应该”?(What is to what ought to be)很多时候,这两者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却被广泛地、有意无意地混淆了。因为一样东西好,所以我们要倡导它;一样东西不好,所以我们要提高它。等等。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里面的逻辑关系真的成立吗?我们真的能无需怀疑地接受吗?这一点,跟前面的“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非常类似,其实它们的确也是一致的。

事实到价值:“是什么”能否推出“好”“坏”?这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因为好坏需要视不同角度而定,背后往往有非常复杂的因素。事实到规范:“是什么”能否推出“应该”?这同样需要审问和质疑。很多时候,这往往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被作者有意引导向他的立场和倾向。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前面的“教育”一例,你下意识接受了,那么稍微进一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很落后,所以我们要全盘学习西方的模式”是不是看上去也很合理?这就是一个陷阱。这里,需要论证非常多的东西,排除其他各种情况和可能性,才能使后半句成立。但是,如果把这句话放在文章里,不经意地出现,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而是下意识地扫视、阅读、接收:这时,它已经被你所摄入了。所以,在接受信息时,如何做到独立思考?这就需要在脑海中保持一个筛子,时时刻刻把信息筛一遍,确认无误的,再接受;存疑的,放在一边。那么,除了刚才讲过的休谟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标准,来打造这个“信息筛”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点是“情绪”。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分别是负责情绪处理的边缘系统,以及负责理性的新皮层。这两个系统是相互颉颃的。也就是说,当边缘系统活跃时,新皮层就会被抑制。我们可能就会在情绪的操控下,盲从、盲信,作出冲动的决策和判断。所以,如果你在阅读文章时,觉察到情绪的起伏,那么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点,来影响和干预你的判断。

常见的情绪干预手法有哪些呢?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高代入感的经历和故事;细节描绘和镜头特写;煽动性强的断言、反问、呼吁和感叹;……注意:不是说它们不好,这些都是正常的写作技法。但是在擅长的人手里,可以轻易地通过灵活组合和运用,来实现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你被引导、操控而毫不自知。所以,当你接收信息时,不妨同步在脑海里屏蔽掉这些感情色彩,只留下信息的内核和主干,再问自己:我可以如何理解这些信息?以此来达到对信息的“筛查”。思考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尤其是时刻保持大脑的运转。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被外界所操纵。

第二点是“观点”。要警惕“观点输出”。为什么呢?因为观点输出没法给你提供任何价值。它只会不断让你产生“我学到了东西”“我的理解没有错”的感受,不断地沉溺在这种对神经的刺激和新鲜感中。简而言之,它只会告诉你“是什么”,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做”,后者需要非常复杂的逻辑和思考加工。这就是观点输出的问题:它往往是媚俗的,亦即挑你喜欢、能对你产生刺激的话讲,并且轻描淡写,落不到实处。

最常见的观点输出是什么呢?简单归因。亦即把一个复杂的现象,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比如:为什么他会成功?是因为他自律。为什么他会成功?是因为他善于抓住时机。为什么他会成功?是因为他行动力强。……这些观点对吗?没有错。但有价值吗?基本没有。这就是大多数文章的写法:一个观点,加几个故事,再一个观点,再几个故事……最后提炼总结一下:为了……你要……;只有……才能……。

所以,综合以上这几点,不妨试一试:在阅读文章、接受信息时,不要按照作者原本的思路和框架走,而是把信息拆开来,用自己的“信息筛”筛一遍,最大限度地避免被作者所引导。这样,才能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群体层次:除了认知的偏误会影响我们,外界的信息会影响我们,你所生存和交互的群体,也会通过种种方式,对我们施加干预。大量的心理学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群体对个体有着惊人的影响力。我们自以为独立作出决策,其实可能都是受到群体框架的操纵。

随便举几个例子:所罗门·阿希的阿希从众实验证明:哪怕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当其他所有人都给出了错误答案时,参与者也会被他们所影响,把自己的答案由对改错。米尔格拉姆实验证明:即使平时循规蹈矩的良好市民,在权威者的压力之下,也可能作出非常残酷的行为。最负盛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则证明:哪怕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只要适应了“监狱看守”的身份,也会不自觉地投入进去,对犯人作出伤害和虐待。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的议题。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独立思考,其实也许只是在“扮演”着我们的角色而已。我们身在任何一个圈子里,都会被赋予一种身份认同,无论这个圈子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是广阔的,还是小众的。这种身份认同会塑造我们,影响我们,规范我们,让我们朝着“一致”去行动。这就是“圈子效应”。对内寻求一致:作出共同的行为,增强彼此间的归属感、身份认同和联结;对外寻求差异:通过营造“不同”,跟其他人拉开差距,从而获得“我们比你们强”的优越感。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所处的群体,都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干预着你。

一个例子就是时尚。齐美尔有一段话,讲时尚,非常透彻。他说:时尚是一种特定的模仿机制。一方面,模仿满足了成员的群体归属感,使成员感觉到前进的道路上并不孤独;另一方面,模仿减少了成员的责任感和羞耻感,获得一种安全感。因为个体在跟随时尚的过程中不需要为自己的品味与行为负责。这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我们追逐消费,追逐潮流,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要”,而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消费了,就能成为那样的人。这就是一种群体力量的操控。

那么,如何避免被群体所影响呢?唯一的方法是: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问清楚“我想要什么”。时时刻刻弄清楚,我的想法、观念、欲望,是真的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还是来源于群体、环境,和“他们”?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明确“我想要什么”,让一切来帮助你、成就你,而不是被融入环境。在湍急的河流上前行,唯有内心的声音,能够为我们导航。

最后,简单谈谈“深度思考”“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这三个概念的差异。深度思考,是一种生活态度,亦即追求理性认识事物、探寻事物本质的观念。处于最高的层级。独立思考,强调不受操控,独立地作出决策和判断。它是深度思考的一部分。批判性思考,强调对信息进行审视、质疑,而不是下意识地接收。它属于独立思考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深度思考”大于“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大于“批判性思考”。在独立思考的道路上,愿我们一起同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蔡彦军一如既往的双手捧着玉米棒棒,大夏天的戴着像火车头一样的咖啡色毛线茸茸带围脖的帽子,脑袋和脖子捂的严严实实,生...
    那霞阅读 461评论 14 6
  • 人人都有情绪,人人都有感动,今天我给大家说的是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下面进入正文: 一个女妇女坐公交...
    你的起点阅读 201评论 0 0
  • 第一次的勇气事件失败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自己而委屈了别人
    eggmelon阅读 39评论 0 0
  • 永远在学习中
    妙玉福祥阅读 90评论 0 1
  • 9月20日是爱牙日 这学期我们班进行的主题课程《牙齿咔咔咔》已经在班级里进行了实...
    AAAA假如阅读 1,3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