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4月5日,清明节。母亲,在家庭群里,发出了外公、外婆、我舅舅的照片,我也借助此文,表达对我逝去的亲人的哀思。
外公的照片,是当年去柳州舅舅家玩的时候留下的。我的外公高高瘦瘦的,很帅气,是一个特别好脾气的人,富有爱心,有一手好厨艺,我至今还能想起儿时他老人家做的大白馒头和红黑红黑的高粱粑粑,以致于我到现在都有高粱粑粑情结。晚年的他,好咳嗽,常常是咳得长一声短一声的,那时弟弟还很小,他病得很重,独自起不了床,挣扎着起来的时候,就用他厚重的声音喊弟弟去帮他,那声音,至今都能响在我耳畔:勇——勇——,于是,幼小的弟弟就跑到他的床前,摆开八字脚,使劲的拉他起来……其实,幼小的弟弟哪有那个力量啊!
外公去世的时候,我也还小,他的葬礼我参加没有我都不知道。但是,外公去世前,在我们家小住了一段时间,有过一段朝夕相处的时光……
我失去的第二个亲人就是我的舅舅了。舅舅是母亲的弟弟,他在我的生活里,更多的是属于精神层面。我亲眼见到他和他相处的次数不会超过五次,但是,从小就知道他,知道他读书特别厉害,好像十六岁的样子就考上大学远离家乡了。知道他当年在永川中学上高中时步行回家的故事;知道他在学校节省自己的口粮,把米饭晒干拿回家的故事;知道他和我母亲之间或快乐或摩擦的故事……从小,我们洗脸是洗舅舅的脸,洗手是洗舅舅的手,吃饭是为长舅舅一样高……他是我们姊妹兄弟心中神一样的人,没有亲切,只有崇拜。舅舅英年早逝,五十多岁就因为肝癌去世了,得到他去世的消息,我哭了一场,母亲只有这么一个亲弟弟,我只有这么一个亲舅舅,从此,我没了亲舅舅……
那年去广西,火车经过柳州的时候,我趴在车窗上,听着火车的节律,注目眼前飞逝而过的柳州山水,泪流满面,只为这个地方,曾有我舅舅的脚印和气息……
2011年的那个夏天,我第一次去了舅舅的家,他的家早已搬到了浙江嘉兴。舅妈和表妹一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舅妈也一直是我崇拜的人,我希望自己退休以后年老以后能活成她的模样!在舅妈家里,舅舅的照片挂在墙上,黑白的,还是那个个子高高的帅帅的舅舅!
舅舅和外公容貌长得很像,都很高很好看,他俩的音质也很像,有点浑有点重有点鼻音,我们这些后人,好像没有完全遗传到。
舅舅去世不久,外婆也因病去世了。舅舅去世,家人是瞒着外婆的,但识字的外婆是不好瞒骗的。妹妹按舅舅平时的惯例,把养老钱给外婆,外婆就要看信,因为,他的儿子会给她写信。舅舅的信是旧时格式,称呼是“父亲母亲大人”,我一直认为,书信的这种称呼,是最美的……
外婆去世前,再也没有读到过儿子的信,后来,她也不再问有没有来信了,我想,作为母亲,她的心里,应该是有所感应的。她一生生了九个儿女,养活了四个,舅舅是她唯一的儿子……
我外婆漂亮吧!她特别爱好,在农村,每逢赶集,她总会用白白的帕子,把头包起来,虽然我至今不知道包头是我们那里的什么习俗,但我觉得,我的外婆包头就是包得比别人好!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外婆也总能变着法子弄好吃的。她去世好多年后,有一个晚上,我梦到了她,她一直微笑着,拴着永远洗得干干净净的围裙,站在堂屋的方桌边,手背在后面,笑眯眯地看我们胡吃海喝,她始终笑着,没有说一句话,就那么慈祥地站在桌边……
我上高中时,每周上学放学都要经过外婆门前的石板路。回家时,我要去看看外婆,返校时,我还是要去看外婆。萝卜出来的季节,外婆就会凉拌好萝卜丝,用瓶子装好,让我带回学校去下饭……这个待遇,我享受了四年。现在的我,切菜丝切得好,这应当是那时候得到的真传。外婆还特别欣赏我和的面,总是夸赞我的这个才能,我揉的面,软硬适度,而且面盆干干净净,真有一点外公在世时候的风范。外公外婆的厨房,永远都是那么洁净,洗碗布永远那么白,这也直接影响我至今。我见到谁家的厨房乱乱的灶台脏脏的抹布黑黑的,就再也吃不下东西了……如果说我有点儿洁癖的话,应该是那时候就已经有了。
到现在,我还喜欢吃霉豆腐,我们家乡叫红豆花。我跟着外婆一起做过,过程全知道,就是做不出来。但是,对霉豆腐,我又特别挑剔,好不好,我尝一点点儿就知道了,咸度、硬度、细腻度、样式,没吃过外婆做的霉豆腐的人,是没有最好的标准的……曾经在解放碑的那个重百超市买到过我记忆中的霉豆腐,买了几次后,他们不卖了,我站在那柜台旁,不停地念叨:怎么就不卖了呢怎么就不卖了呢……售货员只是怪怪地看着怪怪的我……那种得而复失的感受,她哪里明白?
我失去的亲人,还有我的奶奶我的伯父和我的堂弟。
奶奶比较重男轻女,但晚年的她是有所觉悟的。我们家四个孩子,他最爱弟弟,可以说,弟弟是她背大的。她裹过脚,真正的三寸金莲,我爷爷去世很早很早,她也应该吃了很多很多苦才养大了自己的几个儿女,她对弟弟的偏爱,那时没觉得什么,因为那时全家都以弟弟为圆心,现在,就更没有什么了。奶奶活了88岁,也不知奶奶的长寿基因,能不能分些给我。
伯父是我童年生活中,帮助我们最多的人。他脾气不太好,又要做事又要吵人,还有点凶。一般去走亲戚,都和他一路。他无儿无女,我差点儿过继给他做女儿了!现在想来,那件事幸好没有成,我的直觉是,如果我过继给他了,我可能就没有机会读那么久的书,也不可能考上大学,生活就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堂弟的死,是我最为痛心的。他是轻生走的,我至今都不知道他轻生的原因。那时我还在上大学,我放假回家,天差不多黑了,他还到街上接了我,那晚,我们玩了好大一夜。可是,第二天,新年里,他就那么走了,结束了自己的不到二十岁的生命。多年以后,中学课本里选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我在办公室备课,想起了堂弟的死,哭得无法上这篇课文……也不知道,堂弟在那边过得好不好,还有没有烦恼,还有没有过不去的坎……堂弟的死,给我打击比较大,我想,此生我不管怎样死都不走他走的那条路!
今天是2018年4月5日,清明节,天空从昨夜就下起了雨,一直没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