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的差距竟然3000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呢?3000万个单词。

《父母的语言》告诉我们,孩子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的读写水平,将决定他以后会上什么样的大学。

三千万

现在人们都在富养孩子,那么到底是富养他什么?把他送到更多的辅导班?学习更多的技能?孩子挣更多的钱,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都说社会正在阶层话,那么阶层的仅仅是金钱吗?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并不完全是父母经济地位的差距,更多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语言词汇量的差距。

书中做了实验。当孩子长大了,三岁左右时,来自脑力劳动的家庭中的孩子说听到的词汇量比来自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儿童要多3000万个词汇。并且来自脑力劳动的家庭,对孩子说的更多的是肯定性的词语,鼓励性的话;而来自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儿童,接受的更多是负面性的:“不准做……““你错了!“

需要改变的是父母

原来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怎么说话,怎么表现,就会知道孩子会是什么样子,书中提到孩子95%的词汇和父母一样。那么我们怎样让孩子成为最好的他呢?

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

既然已经意识到3000万词汇的巨大空间,那么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不吝是个好消息。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词汇量来挖掘潜力,缩小成绩差距。

在这里有两个小贴士:

共情关注

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绘本阅读,但有的时候在给孩子讲绘本时,会有讲到烦躁的地步。你是否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给他读,有的时候读好几遍依然不翻页;或者给他读绘本的时候,他心不在焉,然后呢,爬到一边,去玩别的东西。这个时候,真的有吵他的冲动。会喊他认真看。

我之前就是这么做的,但直到看到这本书才发现,原来这种做法是错的。孩子还那么小,我们不能把他当成人一样,专心致志的来看绘本,要跟随他的脚步,我们给他读绘本也好,跟他交流也好,其实都是为了与他交流。都是可行的,不要把目标只定在绘本身上,当他目光转移的时候,我们可以跟随他的目光转移,去描述他目光所至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红色的小马?“这样也是在和孩子交流,会增加他的词汇量。

鼓励过程

都会说“表扬教育“。但是表扬什么是一门学问。孩子小的时候他做的好,我们就表扬他“你真聪明“,等到他以后上小学,上初中,如果学习不好,就会有一种错觉:我很聪明,只是不好好学,只要我一使劲,成绩就会上去。这种话是否似曾相识呢?老师会说,家长会说,他们自己也会给自己灌输。

其实如果从小的时候就把,鼓励的话从表扬聪明变为鼓励过程。会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并不是指他做事就一定会成功,而是面对困难不放弃。

要培养成长性思维很简单,那就是鼓励他做事情的过程,表扬他的努力。让孩子明白,他所做事情能够获得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努力。

小结:

我们不能等到孩子与其他人的成绩差距显现才想起来送孩子去上辅导班,而是应该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安徽省安庆市四照园小学 江小琴 我是12月初加入“星星点灯”微信群的,那时我们班的《日有所诵》已快读完...
    琴子老师阅读 3,850评论 2 6
  • 中秋、国庆节快乐 国庆当天,休息,回想,安装这个过客软件有三四天了,,还没有写信发出去过呢 今天有双倍积分..哈哈...
    虞在乌伤阅读 701评论 0 0
  • 用流量上网,网速为什么越来越差了,几乎为零的状态,怎么回事啊?
    m幸福感阅读 68评论 0 2
  • 借这个母亲节献给我最爱的妈妈 妈妈,这个母亲节我不在您的身边,没有像去年一样为您献上一束康乃馨,没有在您的耳边亲口...
    支离er阅读 4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