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会让许多和我一样年将四十的人觉得有点惨笑,我不想在旧历年即将过去的时候让同龄人对我一顿骂,还是流水账一样记录这一年。
这一年的旅行
2024年,似乎在总结了上一年的旅行经验和工作安排的原因,大部分旅行的地点都只选在高铁三小时以内能到达的地方。第一站选择了父母一直想去的珠海,其实之前一家人是去过的,当时是去澳门的中转站,也是从那次旅行开始,我意识到了带老人出行是不同的一种体验,学会了不去过多计较出行费用的增加,减少疲累感是首要原则。去珠海也算是自己的一点私心吧,想去看鲨鱼和鲸鱼,这两种动物在我喜欢动物排行里,高过了熊猫,只因它们都生活在海洋。对于海洋生物爱到有些狂热的自己,小到水母,大到鲸鲨,都会让自己在看到的时候惊喜很久。这一点我和父母很像,他们也很喜欢与水、海洋有关的动物。全家人都很开心,旅行的天气虽然不太好,可是被一只鲸鲨就给弥补好了,人生第一次看这样巨型的鱼类从头顶游过,那种压迫感只有海洋生物会给予,可又觉得它们是如此的可爱。随后的荔波、梧州之行,这两个地方其实是在工作间歇突然的决定,像是想找个地方逃离工作和现实生活。两天的节奏只够让我们选择近的旅行地点,无论是荔波的瀑布还是梧州的革命旧址,都让父母觉得有些小累吧,看到他们走一段停一段的步伐,让自己意识到以后还是少一些这样的地点,有些害怕看到他们步伐一年比一年慢的那种不想承认老去的坚持,甚至有些怪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尽管他们说没关系。梧州有一段很奇妙的经历,凌晨五点多就起来,在酒店里等待日出,近处是船舶即将出江的笛声和夜间船上随着江浪一晃一晃的灯光。第一次看这么多船只同时出航,从深夜看到天明,日升东方,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壮丽感。梧州是爸妈年轻的时候去过的地方,却还是想带他们去看看,妈妈说那是个车在江桥下行驶的城市,相信她也是希望重回故地一游的。在旧历年最后的一个月里,决定带父母去长沙和武汉,因为跟爸妈说过太多次武汉的桥和江,一直想去,其实对于目的地他们给的意见都不是很多,只是希望能陪着我出行,看到父母坚定毅力地走过武汉长江大桥时,我觉得这次对他们来说的远途旅行是正确。他们喜欢看海,喜欢看桥,这点我似乎也遗传到了,站在长江大桥最中心的桥栏,我依偎着胖胖说,这里的人真幸福,生来就拥有了长江,然后有了桥,未来应该会拥有更多与江有关的事物,这些是其他人可能努力几辈人都无法换来的东西,妈妈和我一样觉得武汉真的很好,我俩看着前边走的爸爸,觉得这样的旅行也很好。每次都会和友人说,特别羡慕有江海流过的城市,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幸福,没有谁能决定江海的流向,万年以前,万年以后的今天,人类能做到的只是接受,接受它流经的方向,在停留的地方建设城市,驻扎生活,然后江海边开始有了一群生活的人,他们在清晨比别的城市更早看到日出,可以在夜深人静独自和海诉说自己的心事,由浪带去海平线的另一端,无人知晓。长沙站和武汉站结束前的一晚,和溪总、王总、桥总都各自喝了一久违的酒,说久违都有点时间短了,和溪总、王总上一次喝酒是2021年,和桥总,则是更久的17年前,这种时间的跨越度让我在和桥总喝酒的时候都多了一份人到中午的感慨,曾经以为这样的感慨离我们都很远,转眼真的就十几年了。桥总说,没想到,十七年了,这都够一个孩子上大学了,咱俩聊天好像就跟昨天还见面似的。这句话是我在这次旅行前希望得到的答案。当时我心里是很高兴的,也有点想哭但忍住了。我和他说,我不希望距离、时间,以及我生活的圈子、工作、和事情改变大家最初相识的印象,生活和时间确实是会让彼此改变,那种改变有可能是被动的,有可能是主动的,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这一群人看到彼此的改变是变得越来越好,尽管有些变好的过程是艰难的,甚至是要有失去的,这些是自己唯一能坚持对待好友的方式。桥总说他很欣赏刘总圈里所用的那句来自罗曼罗兰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还依然热爱生活。这一群二十几年未见的好友都有着属于我们的英雄主义,总是会说到改变,而在我骨子里,我希望我在他们的眼里是没有变的。桥总把这种相见如初说成是因为我们都还在坚持一些东西,让我们没有被生活改变,这样很好。我明白他所说之意,这样的坚持对任何人都不容易,这样的久年相逢,珍贵万分。自己是个不习惯告别的人,和2023的海南行一样,没有刻意地和溪总、王总、桥总说再见,因为觉得大家总还是会见面的,和溪总更是有过独自醒来就拿上行李离开她家的经历,她醒来时,我已经在家和她道平安了,也许这在别人眼里是旅行,在我这,是试图将旅行变成回忆大学生活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如桥总说的那样,在生活里坚持一些东西,让我们都是生活的英雄。
2024年陪父母出行的次数多了一些,能很明显地感觉到父母这两年旅行时走路的步伐与早几年不一样了,因此城市旅行成为了带他们出行的首选区域,可以有便利的交通,可以有方便买到任何物品的街道,可以让我放心他们清晨比我更早醒来先去散步。选择提供早餐的酒店是带父母出行的必备,无论当地如何有特色的餐食,一般都不会打破在酒店吃早餐的习惯,我习惯了黑咖啡的清晨,还有在旅行地跑步打卡。这样的安排会让每一站的清晨彼此有充沛的体力,旅行能安心开始。每一站旅行地似乎都会有小小的争吵,但都会因为下一处的风景而缓和。换个地方生活两天是自己对旅行喜欢的理由,没有人认识自己,或走或停,都可以由着自己。只是还是不太喜欢飞行旅行的方式,恐飞感与生俱来,却又叶公好龙地喜欢每一寸天空,喜欢在机场看每一架起飞的飞机,喜欢离天空很近的感觉,喜欢坐窗边的位置看云团,喜欢夜间乘机看万米之下灯火通明的街道,这一切似乎与恐飞无关,却又真实且矛盾地发生在我身上,到现在也找不到合理的原因。而恐飞的原因也真的可笑,怕坠机的发生,尽管鑫同学和我科普过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尽管听了太多遍的陈机长的爱情故事,可还是会惧怕,乘机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在做心理建设了,有这时间感觉房子的地基都快建设好了,可我就是建设不好自己的恐飞症。这都无关紧要,以后应该还是会试着克服恐惧去接受飞行这件事,他说我每次坐飞机前都会纠结很久,关于机票,关于时段,其实是他不了解,这是我恐飞过程中一直在试图控制的方式,用旅行计划去减弱关于飞机这件事带给我的不安全感,有时候临行前的一晚,甚至会因为梦到飞机失事而突然醒来。乘机的过程难熬到极致,父母看着我的样子,些许担心又无计可施,只能让我多喝水,也就只能是多喝水了吧。
旅行还是会在每年的生活日程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那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关爱父母的方式吧,他们已经不再适合长征两万里似的跟团游,越来越慢的脚步,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方式让爸爸站在梧州街道等车时对妈妈说,他们真的老了,可能现在出门都没办法打到车了,这话我是过后从妈妈的口中得知的,有些心酸吧,在他们最好的年纪没有最好的旅行,他们奔波于生活,现在算是弥补了吧,而这也是我喜欢旅行的原因,在最好的年纪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不能去希腊,去北海也挺好,不能去冰岛,努力去川西看冰也很好,虽然很害怕飞行,但每次在机场候机时,都特别地开心地幻想自己又可以和云朵和天空对话了,就像周末天气晴朗时总是喜欢抬头看掠过头顶的飞机一样,无比欣喜。
这一年的电影。
这一年,终于好好的攒集每一场电影的票根,让自己能够想起每一部看过的电影。太多爱看的影片让自己几乎每周三都没在家吃过晚饭,直接去了影院。有过独自一个人包场的文艺片,有过一群人喳喳呼呼的动画片,挺庆幸这个县城的两家影院排片把2024年想要看的好片子全排上了。一张一张的电影票根都留着,海报也留着,这似乎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吧,厚厚的一沓,放在海报夹子里,是种念想。我有很多种念想是靠留下旧物保存的,比如瑞幸咖啡的周边,旅行的纪念币、书签。有些记忆如果没了物件依托,似乎再怎么努力都想不起来了,这便是留存纪念品的意义。总是有人告诉我,电影在家就可以看,他们不懂那种震撼人心在空旷的场地才能格外地让人记忆深刻。今年最喜欢的电影应该是没有吧,或者说太多了,没办法选择。《只此青绿》、《小倩》、《龙城》等等,都留在脑海里太久。一个人在电影院里享受一部好电影的时候,才会觉得这个小小的县城终于有了些许城市气息,又因为是小县城,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欣赏到优秀的电影,知晓一些未曾到过的城市人们生活的样子,恋爱的样子,截图也都放在了手机里一直未删,偶尔翻到时会莞尔一笑,觉得那就是电影的意义。
这一年的阅读
这一年看过的书目里,最难以忘记的应该就是《百年孤独》了吧,那种跨越太多年份的书籍,于自己看来有点像看文物,心情澎湃却又没办法真正了解当时的情景那种无力感。作者写作的初衷是什么无从得知,只能从一些注解里一点一点地去体会,可这一本真地让自己感受到阅读的难度,最开始知道它是在大学时期,当时没办法读懂,现在读了一知半解却真正地感受到了孤独感。和友人说,名著能成为名著是有原因的,只是自己读不懂,哈哈。2024年读的书里,有些书籍类别是第一次接触,却让自己读到了不一样的人性世界,教会自己不要将遇到的事看得太重,重得过累,重得让自己喘不过气去面对生活,也看一些奇幻类的书,跳脱现实,胡思乱想一番以后再回来爱现实世界,看周围的事物和人都会变得柔软了许多。每年都会给自己购置一些书,借阅一些书,将阅读的文字变成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砖,一块一块地,有残缺的砖也有完整的砖,遇到残缺的砖时,也许内心那个世界里会有冷风钻入,让自己变得清醒,告诉自己,现实与内心的世界都是会有裂缝的,都会有风,春夏秋冬,有暖风也有冷风,会有细雨会有大雨,只要那世界没塌,就还是间房子,有个角落让自己能坚定地面对生活。
这一年的运动量
忘记是从哪年开始有了夜跑的习惯,应该是2018年,中间有过中断,因为膝盖旧疾的原因。2024年夜跑的地点从柏油公路变成了小区的步行道,身边的吵杂声从汽车、摩托车路过的声音变成了孩子打闹、老人劝阻的声音,有了更多的间隙时间认真地抬头看星星,在楼宇和洋紫荆花间看星空,有一种安静的幸福感。从最初的周末篮球,增加到每隔一晚的小区夜跑,再到增加每天清晨八点的八段锦,运动量没有因为年岁的增长而减少,相反变成了老中青三代的活动项目。运动让打小身体不是太好的自己可以完成800米跑,实现了两个小时不间断的高运动频率,这一切有时会让自己想起疼痛的膝盖,它会在阴雨天和自己做一下对抗,却也没有过多地为难自己。给自己买了个新篮球,对于两分线投篮总是有点强迫症,非得十进八以上才肯回家,一杯黑咖一块蛋黄煎全麦面包是周末运动的动力值之一,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知道会不会被人当成变老的标志,可每当能一边投篮一边拍摄天空掠过的飞机,欣赏一大片鱼鳞云,就会觉得早起的习惯真的会让人上瘾且无比幸福。
这一年的杂七杂八
2024年,微信删除掉了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添加却又从未有过对话的的所谓好友,也许真的是无关紧要的人吧,至少到现在为止,没有收到任何一个被删除的人反馈他或她已经被我删除的回复。新增了一些因为工作或者机缘巧合认识的好友,微博上看到过关于吐槽朋友圈的内容,说朋友圈已经不再是给朋友看的了,是为了让领导、同事不看而忙中出错的“选择性可见”的尴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点赞和转发,让朋友圈变成了交际圈。于自己来说,就是这样一种经历,而2024年正在慢慢地改变这样的无奈,更多地开放朋友圈,让所有希望或喜欢,不希望或不喜欢的人都能看到,生活本就不是我想怎样就能怎样的选择圈,那又何必去屏蔽掉生活中遇到的人。
2024年添置的物件似乎多了不少,樱桃色键盘,小新笔记本电脑,包包,鞋子更是不在话下,一下子购置三双鞋子没敢在家人面前往回拿,添置物件的理由又似乎像是没理由,就是单纯地觉得物件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缓解可能一瞬间的压力,对于金牛座来说,更是物质能解决90%的压力值。
2024年的催婚经历。这一个似乎是在年终篇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提到。不记得相亲对象的长相了,只记得似乎都是人民教师,都是为了应付家人的经历,无关紧要吧,婚姻于自己,就像和桥总夜谈时说的,它不是必须品,孩子可以是,婚姻不是。所以今年的自己试着去阅读了一些同性恋爱的文章(当然我没有这方面想法),只是好奇去了解恋爱是因为性别还是因为真的相爱,这也是今年我回看《sexy of th city》的原因,毕竟同性间的恋爱故事在很多时候不输异性恋爱精彩,所谓的什么超越性别之类的话,在自己看来都是废话,爱只与感觉有关,婚姻只与物质、经济有关,金钱能解决婚姻99.99%的问题,唯一的0.01没解决肯定是因为钱不够,当时我和桥总就是这么说的,要是钱到位,我和他的夜谈不会是22:00开始,而从前一天开始,因为没人带孩子还导致我没见到一直希望好好聊天的刘总,那个让我很喜欢的女孩子。无论别人说我怎么物质都好,在婚姻面前,信奉经济解决问题的思维一直未改,也见过太多,那个笑话一直觉得是最好的解释。给你一个月20万,你老公一个月都不回家,你能接受吗?女人最好的回答是,可以回,也可以不回,但是不能突然回。这便是婚姻给女人的答案,也是女人给老公的答案,经济是要有的,爱人可以没有,毕竟教会自己过好婚姻生活的是油盐酱醋,是吵闹的孩子,是可能不讲道理的公婆,唯一让这一切得到解决的是经济充裕,那又何必还要在乎别人说自己物质呢,我更希望是别人在骂我:也就是因为有钱你才这么嚣张!欲望都市里,女主在付款485美金的高跟鞋战靴要对抗THE BIG的正牌爱人时,并不知道“敌人”不会出现,而她只能垂头丧气地为了省的士费穿着485美金踏过不算平整的街道,一路盘算下个月的房租,自己没有赢过任何人,在孤独的街道上输得光鲜亮丽。有时候爱情就是如此,在意的人会先出局,而对方却“不战而胜”。这便是自己始终不想把爱情活成婚姻的原因,在这段日子遇到一些以为是对的人,结果只是让自己暂时忘掉爱情这件在别人眼里对我而言很重要的事,而我能做的,是不会去为了任何人买昂贵的高跟鞋,但会给自己不只价值485美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一年,当所有身边人都在提醒我四十将近,可我却仿佛越过越回去了。大半夜地从床上爬起来,团着被子向着东方,渴望看2024年双子星座流星雨,希望许一个让流星帮着实现的愿望,虽然每年的愿望都是相似的,几乎从未变过。想起了高中的某一年也这样,盖着棉被在窗边看流星,那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看着流星许愿,直至第二天早起,仍能看到有划过天边的星子,那个场景一直记到了现在。在旅行的每一站打卡清晨跑步和夜晚独行,让自己融入那些地方人们的生活里,让自己的每一站旅行都尽量不留遗憾,旅行任性地说走就走,在旅行的路上预定酒店制定行程变成了常态,随意地走,遇到什么都是旅行的恩赐。似乎四十不惑在我这儿,变成了四十要有些小迷糊的年纪,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自在些。很多人告诉过我,过了四十生孩子会很难,过了四十会更难找到爱的人,过了四十父母对你的担心会更多,却没有人能替我去决定四十岁的路。
30岁和40岁的区别,是在某天清晨周末六点醒来时突然意识到的。卧室的窗边对着的广场有清晨的垃圾清理车在一桶一桶的倾倒声,应该是有很多的玻璃酒瓶,等到车离开,才听清还有人在这样的清晨弹吉他的歌声。这也许就是年岁的区别,以前的自己肯定是先听到吉它声,那是与自己生活更熟悉且易察觉到的声源,而40岁,首先听到的却是环卫工人工作的声音,脑子里想的是,原来垃圾清理要这么早,平时都没听到过。环卫工人应该也是听到了音乐了的,不知道会不会也在想,人与人的生活还是不同的,有些人早起是为了讨生活,而有些人只因夜生活而彻夜未眠,一地的玻璃酒瓶,一些人靠它们创造生存的资本,一些人靠它们解掉所谓的愁,而那些“愁”,也许环卫工人一辈子也触及不到。那一瞬间,我发现40岁是真的到了,因为开始悲天悯人,然后自嘲。
就在不久之前读了公众号里恩利演讲的一些话。
“那些人还活在一个楚门的世界里,他们不知道世界其实就是一场游戏,那些被立下来的规则,像它们简单被立下来一样,也可以轻易被打破。”假如人生就是一场“楚门的世界”,正因为没有意义,才便值得一过,接受自己也许活在楚门的世界里,置身其中享受表演,尽情游戏。“不用羡慕别人的乖,怀疑自己的怪。”手握一手好牌或是烂牌,都希望自己有不重启人生的勇气。
以上的话,有原话有自己的感悟,在旧历年快要结束的时候让自己找到了共频,乖与怪,都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人喜欢有人烦,没办法去周全任何人,那就只能周全自己,我所坚持的事情并不多,阅读,运动,旅行,爱自己和家人,还有,放弃不喜欢的人。
某天周末清晨在看《喜剧之王单口季》的最终决赛,傅航是过去一年大火的一个名字,看了以后觉得他当之无愧喜剧之王,评论人说,喜剧之路是难走的,是一种剖开自己去取悦他人的演艺,是在生活中不停地去观察,去收集,那种过程是痛苦的,生活并不只是喜剧,更多的是悲喜交加,对于北上的喜剧人来说那背后可能是漂泊的苦,是很多的累,而能给到观众的只能是欢乐。小鹿穿着一身婚纱向观众传达欢乐,在最终场,她离冠军仍只有一步之遥。我喜欢她最后的感言,是关于努力的:“我知道努力是这几年大家可能很讨厌的一个词,因为很多人都想休息一下,挺好的,也不用为此焦虑,因为你不会失去努力的能力的,等你什么时候想要努力了,那个努力的自己一定会回来陪你的。”
看到这段话的我上一个小时刚完成四十分钟的个人投篮,拍了一组小区新年挂的好运牌,还有蔚蓝的天空。我想这是最好用来总结一年的一段话,也是给即将四十岁的自己迷茫时的最好回答。我们都在努力对抗时间这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对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对抗的路上,不断地让自己强大,身边多了亲人、朋友,向前进的路上并肩前行的人越来越多,生活有了喜悦和悲伤,让时间看到我们即使老去却不会孤独,它变成了一串用蛋糕庆祝的数字,伴着欢声大笑和祝福,陪着我们度过丰富多彩的二十岁,三十岁,即将到来的四十岁,和老去的未来。
2024年码的字比往年都多,因为这一年无论是旅行还是阅读或者杂七杂八都让自己觉得幸福,也因为这是自己最后一个三字头的年份,写下的字便是对自己过去最好的答复。看到很喜欢的一句话:与年岁并往,昭昭如愿多喜乐,岁岁无虞长安宁。送给新一年的自己和所爱的人。
三字开头的2024年,永远再见。
四字开头的2025年,你好,要爱我整整下一个十年。
PS:最后说一句,这一篇小文,屏蔽了部分人,所以生活还是有无奈的,朋友圈毕竟不是交际圈,配图来自凤凰湖边的日落,看到的时候就和莤总说,给我拍张日落吧,用最美的日落告别美好的2024年,是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