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冬阳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何炅的文章,却迟迟不敢动笔。这样一个荧屏前近乎完美的艺术人物,没有透彻的研究,没有深入的接触,三言两语根本写不来。
这一次,同样不敢。拙劣的文笔,想聊的,只是青春,是另一个自己。
在湖南卫视一档真人秀节目《向往的生活》即将录制结束的时候,何炅和黄磊坐在一起聊到他们二十年来的友谊。
何炅说:“我刚认识黄老师的时候是21岁。很可怕,那个时候我已经有现在这种(状态),好像我的人生、我这个人的感觉没有太变。那个时候就像现在这样,好像没变什么。”
“我没有过什么特别年少轻狂的时候,所以我这个人特别无趣。反而到了老了,就是这种成熟,变得还有些孩子气。因为我没有变过,我就是那种少年老成的孩子气,就是这样,我也没有进步。”何炅说。
黄磊回答:“炅炅,其实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定了形。这么些年来,我们没有退步就已经是完美了。”
当一个人的心性成熟,那这个人的人生轨迹便也是大体可以预料到的。
舞台上的何老师,是那么懂得照顾所有人,是那么细腻周到,那样温暖体贴。这是我二十年前喜欢上他的原因,可是啊,如今,我却不这么想了。
多希望,你依然是那个不慎滚下山坡摔得满脸是泥手里握着的烤红薯却毫发无损的天真少年。
可你不是,你是大部分人眼中完美的何老师,是很多年前在我心里看不到一点瑕疵的人,是那个我心心念念要朝着努力奋斗的榜样和标杆。
你说,你还和21岁时的自己一样,那样的成熟和老练。可我怎么觉得,你不那么完美了。你最大的瑕疵,就是你的完美。还有,你藏在完美背后深深的孤独。
我没有什么年少轻狂的事情,所以我的人生特别无趣。这句话是真的,这种无趣也是真的。
太可怕了。
然而,我却能深深地体会这种孤独和无趣感,这种深深藏在一个人骨子里、死活剥离不开的束缚和自我分裂时的无助。
谁会真的没有过年少轻狂呢?除非这个人没有喜怒哀乐,没有欲望,没有追求。
读书时,我们也想和那些“不良少年”一样,想半夜翻墙外出上网、想和隔壁班姑娘谈恋爱、想和自己看不惯的老师互怼;也曾在无数个父母争吵的夜里,下过一百次要离家出走独闯天下的决心。
可终究,我们还是平稳地走过了那段日子,成了老师眼里还算听话的学生。尽管父母还是会争吵,但我们比小时候更缺乏想要离家出走的勇气,以前不敢,现在更加不能。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我们长大了,我们也更怂了。
或许,我们偶尔也侥幸地当了回“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安稳平静的青春被一些“坏小孩”的家长拿来做典范,但我最想要的,还是年少时能有段肆无忌惮、年少轻狂的岁月。
没有人会故意地去装成熟。而是,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也就造成了大家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从心高气傲、孤芳自赏到渐渐懂得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能接受一些冷眼和不公平,能在适当的时候忍气吞声,从固执到释然,最后只剩下认真。
这种认真,是每一个孤独的人留给世界的背影。
我见过何炅一次,喜欢了20年来唯一见过的一次,《爸爸去哪儿》第3季上大本营宣传。见面之前,我在心里设想了无数次见到他的场景,我以为自己会激动得睡不着觉,我以为看到他之后会开心得傻掉。可事实却是,我比想象中的镇静。我坐在11排,看得不是很清楚。中场休息的时候跑到台前,隔了两米的距离看了他一眼,很满足。
我想,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会察言观色的。他之所以能精准掌控节目大局,能得到上过节目所有嘉宾的信任,能让孙红雷勇敢跨过“自己不能上综艺”的坎,这一切,都源于他在录制节目时贴心照顾到每一位嘉宾的情绪,在中场休息时为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这是我看到的何炅。满脸的从容和自信背后,不知道背地里自己做过多少功课,扛过多少包袱,内心又有过多少次波涛汹涌。
可外表看起来,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人生太无趣了。
这让我想起昨晚我跟陈先生的聊天。我说我喜欢收藏一些好书,甚至会把自己之前从别人那儿借来看过的书再买一遍。我喜欢让它们静静地躺在书桌上,外表恬静,暗藏波浪。
陈先生说:“你这是强迫症。”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会和强迫症有什么关系。我会这么做,其实也是因为我的人生太无趣了。我按部就班,我不再年少更从未轻狂,我也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成就,更别提进步。只是我觉得,就算我不曾轰轰烈烈,不曾感天动地,可不同的阶段,遇人遇事都不同,对于每一本书,自然理解也会不同。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谈到过读书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想,在不同的年岁里,同一本书都会带给我新鲜感。这也许算是一种进步。
速食时代,剑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如何炅般的少年老成,如这般无趣的人生,多多少少会给自己一些保护。无趣之上,是他扬在脸上的自信;无趣之下,是他长进心里的善良,融进血液的骨气以及刻在生命里的坚强。
无趣,也挺好。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在等你。
文章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