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简书之前,我拥有五个公众号,尝试写关于广告、品牌营销、采访、书评、散文、诗歌、小说等诸多题材内容。不同领域留下痕迹,积累了经验,但总是缺少圈子的感觉。一个人作战,一个人努力,一个人坚持。
我以为简书只是另外一款记笔记神器,先期只发绘画和根本不完善的小随笔,后来发现简书的圈子的功能非常强大,你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也很容易找到某个领域甚至该领域某个分支的专家。最棒的是在不停阅读其他人的文章后,可以很容易的认识并与其互动,互粉生成好友,彼此激励。这太难得了。
圈子就好比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你可以选择认识什么样的人,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读到一天一千字手书对我的触动
在简书写作圈子我看到了太多与我同样对写作有极大爱好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每个角落坚持自己的梦想。当我还在找借口工作忙无法写作的时候,有人坚持多年每日千字手书人生,有人带着两个娃坚持凌晨五点起床写作,亦有人抓住零散时间,与我们毫不保留的分享人生经验。这不仅激励了我,更是让我在独自漂泊的海洋,找到了同伴,有一路前行的人,就好像独木桥瞬间变成了带栏杆的廊桥,害怕时可以找人扶一下。
信息收集癖找到了宝库
在工具圈,真的是可以随时翻到好的工作方法,不论是平日灵感搜集的工具,还是最新的新闻资讯软件,绘图工具,甚至玛雅日历等小众领域…这里的应用推荐让人眼花缭乱,甚至自带使用推荐说明书。
我通过工具圈整合了自己的工作方法,逐渐形成,写作记录灵感,搜集资讯的工作方法,顺势将非专职作家的业余生活武装了最专业的武器。
早上刚睁眼,写的这篇文章也是因为简书的手机功能不用让我打开电脑,也归功于印象笔记随时记录灵感。将工作超忙的我,零散时间集中化。
灵感是发现信息重组的过程
想法、读书、哲学让思维在圈子里碰撞,让彼此拥抱彼此的思想,让信息滚滚而来,却又静静流淌在你深入品读后的血液里。在体内消化酝酿,成长在自己的心里,发现好的想法,发现好书,让知识领域扩大再扩大。
刚开始的兴趣因为有了督促坚持了下来
学绘画一个月有余,是一个一窍不通的绘画盲,瞬间点开,上手就能画的比之前要好一百倍。那是个传奇的灵性经历,待后期分享。一开始只是希望分享绘画为我带来的对世界的理解,后来随着绘画被认可,给了自己更多再画下去的动力。圈里的绘画达人的作品也成了自己学习及汲取灵感的地方。
这篇我写的质朴,真情表达。一点一滴都是使用简书后一个月的心得,不是推荐文,是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的方法,让自己的梦想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