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字:诺尘
近几日,北方的气温愈感下降了,于人还好说,以进入供暖期,自是冷不到,却是苦了外面的流浪猫狗,冬季于它们来说,总是一年中的难关,尤其北方的冬季对于它们有些格外的残忍。
今晨,路上还算顺畅,抵达公司时距上班时间还有些时候,楼下大厅较为冷清,临入门前,听到一声仿似哀求的猫叫声,回头看一眼,原来一只黄白相间的猫在我不远处静静的坐着,许是有些冷吧,总感觉它的叫声有些抖。打开门,冲它招招手,它似懂我的意思,就这样随我进了大厅,总归可以暖和一会吧。等工作人员多了,或许它还是会被赶出去的,也或能遇到一位比我善良的人来收养它,亦未可知。
家里人对猫有一些不喜,可能是其太高冷的原因吧,不像狗那样近人。但在印象中,小时候是养过一只猫的,记得那只猫抱过来的时候应该就有一定的年岁了,有些胖,总是懒懒的趴在窗台上,阳光就那么洒在它身上,这时把手放在它身上,总是感觉很舒服。它脾气很好,记得好多次拖着它在地上跑,它都没有用猫惯有的方式来反抗,松开手后,它就再默默的回到窗台上,继续懒散的晒着太阳。小时候淘气,有一次在院里弄了些土放在火炕上,也忘记用来做什么了,母亲发现后,似乎有些生气,我就谎称是它弄的,因为印象中见它刨过土,于那时的观点里,它应该和小孩子一样,都是在玩吧。小时候的脑子转的还是蛮快的,尤其在找借口和扯谎上,就这样,我免了顿责罚。那只猫陪了我一段时间,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陪伴尤为可贵,虽然它总是一动不动的趴在阳光下。其实甭说是只猫了,可能一只老鼠,我都能和它玩很久,只要它不怕我,呵,挺感叹的。
后来,它被舅舅抱回去了,我许是去看过它,应该是去看过的。但不久后,舅妈就说它不见了,我曾期盼过它会是因为回来找我而不见,直到有一天舅舅说在柜子下面发现了它的尸体。之于此事,自是不再信猫有九命的说法,命,总是珍贵的,不管于何来说。
这应该是我养过的唯一一只猫,后来陆续的养过几只狗,但于猫,却再未尝试养过,许是有它的一些缘故。
身边也不乏有一些养猫之人,一位朋友曾给我讲过他养的猫最多时不下30只,当时确是震惊到了,觉得应是很壮观的一个场景。平生只有一次同时见过这么多只猫,就是有一年去北京大学,在未名湖畔一个小院里。那里大大小小的猫感觉近百只,也不怕人,也不亲人,秉承着猫惯有的尊严。主人和我说那些猫都是流浪猫,许是大学生弃养的,觉得可怜就给它们喂些食,后来就越来越多,这里顺理成章的成了它们的乐园,也成了北大一景。
不知是不是每个校园里都有这么一些被遗弃的生命吧,记得上学时,校园里也有一些流浪猫,临入冬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它们一个个的坐在井盖上,因为有些许热气的缘故,幸好那个时候没人再去偷井盖了,否则这些猫可能连这点温度都没有了。不过校园里的流浪猫总会比社会上的流浪猫幸福一些,这里总会有人眷顾它们。我也曾喂过它们几回,有段时间我以为和他们通过几次食物的联系应该熟络了起来,直到有一次我没有带食物而去挑逗其中的一只时,被它无情的咬了一口。这导致我连夜去打了疫苗,更难受的是让我在虾蟹肥美的时候却要遵医嘱而无福消受,多可叹。自此,再去喂它们时总是抱了份小心,也明白了一点,不是随意施舍些小恩小惠就可以肆无忌惮,生命总是有尊严的。
爱猫之人应该总是不在少数的,但总觉得爱的直观体现应该是陪伴。如果你需要它时希望它在,不需要它时就希望它不在,总是不妥的,如果遗弃,则就更不妥了。既然说是爱,就别爱的那么潦草、虚伪,接纳了一个生命,就总要对那个生命负责。善始总要善终。
流浪,这个词太过凄苦、压抑,满是无奈,一点也不洒脱。于任何生命都是如此吧。
某次,留宿于友人家中,其家中有只猫,一早醒来,猫正襟端坐于身前,玻璃珠似的眼睛望着我,带着好奇、或带着期待。起身,摸摸它,有一丝温暖。暗想,天天有这样一双眼睛盼着,许也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