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可以和大型野兽对抗的武器,原始人就可以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了,在原始人不断和这些大型野兽对抗的过程中,人类一步步向食物链的顶端发起了冲击。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带毒生物附近有能够化解这种毒素的植物,因为带毒生物摄取的物质和正常生物存在差异,所以周围环境的植物会将它们舍弃的物质吸收起来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原始人之所以会有种植这种活动最初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这些带毒生物带来的影响太大。随着人类种群扩大,对于带毒生物的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带毒生物本身就和周围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并没有丰富养殖经验的原始人手中很多都迅速消亡,一些不幸的种群很快就会被反扑回来的野兽消灭,而一些幸运的种群则是成功的将克制毒素的植物与蕴含毒素的动物都掌控在了手里。
植物相比动物来说更容易管理,至少它们不会乱跑,所以在原始人进行生存资源筛选的过程中植物占据了比那些毒素生物重要的位置,开始被人类大量培育了起来,不过这些植物蕴含的热能比起动物来说要小,所以打猎在原始人的生活中依旧占据不低的地位。
在人们一边猎杀食肉动物的过程中,一些食草动物会去食用人类培育的植物,这带给了一些人灵感,那就是将这些食草动物的幼崽养殖起来,因为从小养殖,所以这些食草动物逐渐被人类驯化了起来。
有了在自己生存区域诱捕食草动物的经验,人类也逐渐开始了在野外诱捕食肉动物的行动,曾经用来对付野兽的木器再次被使用了起来,不过这一次人们不再使用毒素,因为他们想要的是活体,可以一定程度的控制起来,而不是要它们死。
这些过程耗费了很长的时间,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后,人们开始将那些自己能够对付的带毒生物给舍弃了,它们体积小,吃起来又麻烦,作为食物显然不是很理想。
在人类使用带毒生物这段时间很多有关于药物的事情也被有心人发现了出来,有些东西会给人带来疼痛,但是有些东西却能激发人的潜能,让人拥有比平常更大的力量,反应或者恢复能力,一些有心人将这些知识记载下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在原始群落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在一般野兽的群落中,力量最强的毫无疑问就成了族群的首领,可以任意指挥其他族群成员去做事,在人类起步阶段也是如此,而那些掌握一定知识的人出现后,凭力量取得首领位置的人的地位开始降低,他们不希望有这样的存在,但是这些人掌握的力量着实让他们心惊,于是这一类人位置在他之上,但整个族群依旧有他掌控调遣,只是这些知识丰富的人已经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族群领导者,首领尚且需要用武力去压制一些人,而这些人却是仅仅动动嘴皮就能让整个族群唯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