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订阅号里的一篇文章《卖米》,除了对文章的赞誉还有就是对作者芳华早逝的惋惜!
《卖米》描述了山区一户农民的生活写实,细致的刻画母亲和父亲语言、容貌、神情,让人更能体会生活在那一阶层人的辛劳和无力。我也是有感而发想到了我的母亲,相信身为农村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印象:总是做不完的家务事,早出晚归的双亲,炽热的太阳,傍晚身上爬满蚊子的骡子,还有那个穷酸却又快乐的童年。母亲是那么坚韧和坚强,她似乎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从记事到现在,母亲没有抱怨过什么,只是一门心思的过好这个日子。刚入夏农村种葵花,自己家的还没开始种,便跟爸爸五点起床去打工,给别人种。晚上回到家已是8点多了,带着满满一手的水泡再继续做家务。我劝她别打工了,多辛苦,种好自己这点地就行了。母亲却轻描淡写的说:这点活不辛苦,挣钱利索,过了这两天又闲下没事做了。可是她微屈的腰和和沉重的双腿还有眼角的疲惫告诉我,她累,我泪!
前段时间朋友圈转发了一个文章,叫“你不帮我带孩子,凭什么要我给你养老”。说实话,看完都觉得这个文章的人思想觉悟有待提高,转发的人更是不怕人笑话。从古至今,谁规定老人就得帮子女带孩子?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不帮带孩子就不给养老,那你的爱人是怎么长大的?最少得养到20多年吧,老人真正需要儿女照顾的时候也就那么几年,有的甚至都不需要,连养老的机会都没给你。总是抱怨埋怨老人这不管那不顾,我以前也抱怨过,可是仔细算算,父母给予你的金钱、物质、还有爱都远远超过你给他们的星星点点,到底是谁理亏啊?还说的那么振振有词!媳妇们总说婆婆如何如何,如果你的老公跟你说:你妈不帮我带孩子,我就不给她养老!请问,媳妇们是什么感受?这都是自私的表现,多换位思考一下,我若是当了婆婆真比现在的婆婆做得好吗?有的人年轻时说婆婆如何如何不好,老了自己有儿媳了,又说儿媳如何不好。叫大家说说,到底是谁有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改变自己才能解决问题!
我作为女儿,儿媳,妻子,妈妈,我对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感受。
跟婆婆说对不起
致敬我的母亲
感谢我的爱人
骄傲我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