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孤独

人本来就是孤独的,外显的孤独常常用“寂寞”“无聊”“空虚”等名词来表示。它们生于人单独的灵魂,逐渐散发于动作、神态、语言。面对这种孤独,人们十分忌惮,总想方设法脱离这种状态,至少大部分人是这种。由此耐不住寂寞的人们开始渴求社交、期待爱情、盼望建立与外界紧密的联系。经过一番努力,人们似乎达到了目的,有了朋友,有了恋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似乎看起来美好而圆满。可这是外显的孤独被解决了,究其根本的孤独是藏在人灵魂深处无法删除的。再亲密无间的友人,人们也不会完全透漏全部秘密;再相爱的恋人也无法互相倾诉所有真实的想法。即使我们依靠“互不隐瞒”的道德律来约束自己,结果往往不得不违背。

人是虚伪的吗?不,只能说人是无法摆脱孤独的,尤其是内在的孤独。不同人之间的灵魂不可互通性决定了任何人也无法彻底了解一个人,只能是相对的认识。也就是说与自己内心终身相伴的只有自己,那个自己才最了解“你”。与某一事物待久之后便觉得无趣,也常常是这个原因,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孤独。

古时候诸如陶渊明等隐士被视为境界至高之人,我猜测他们大概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以遵从孤独的心态来生活,他们对世界的热闹嗤之以鼻。试问身居闹市之徒的幸福感比得上带月荷锄的农夫吗?以现代人的眼光观之,答案自然明晰。

而这种孤独对于还未完全入世的我们(学生)有着清泉般的警示,内容既不夸大又比较客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本就存在,我们不应该抱有防人之心取刻意保持距离,恰恰应该尊重这种灵魂互异的间隙(可能也是鸿沟)。亲友之间如此,爱情更是如此。因为爱情也是人类精神需求的一种,它源于人们摆脱孤独的需要,却又不得不受限于灵魂的个性。如果这世界存在两片相同的灵魂相爱了,他们“亲密无间”,我不会相信。好的爱情应该是有距离的,这样才够宽阔,相恋的人在一起看的景色才会敞亮许多。

人生于孤独,亡于孤独,也该尊重孤独。也许我该试着单独走走夜路,关闭一切社交通讯和人际事务的烦扰,也算幸福之事。我也清楚,每个人都应独自在孤独之路上逛一逛,可能这就是周国平所谓的“各自的朝圣路”的妙处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终究是孤独的。 不知怎的,她突然想到这句话。那时,她正在厨房水池边忙碌。下午4:30,正是准备晚餐的时间,先生...
    红子Jane阅读 3,064评论 0 0
  • 家乡夜晚的风总带着一股凉意,清清爽爽。饭后人们总喜欢坐于楼下,乘着风,聊些闲茶淡饭。或是散步于公园,小区楼下......
    鸭蛋呀阅读 3,365评论 0 1
  • 小时候唱过一首歌,歌词是这样写的:只要妈妈露笑脸呀,云中太阳放光彩;只要妈妈露笑脸呀,美丽花儿齐开放。历尽...
    美廷阅读 3,056评论 1 1
  • 作者/黄小妞 很早我就知道今年过年回不去了,注定要跟老公在北京度过,于是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些害怕这个过年,害怕过得孤...
    黄小妞儿阅读 6,240评论 0 0
  • 协作滴脚步 小丑有在作怪? 跳出的夜猫 叮咚,抛下了爱丽丝 吱哇,撞上了不透光的玻璃 要干嘛?微尘在紧逼 咿呀哎呀...
    马之儿阅读 1,527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