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Death , Love---Which would you choose? I will choose love.
文章的序幕是: 他坐在山坡上,等待着。
故事的结尾为 “我在这里。”
“他”和“我”都是指文章的男主人公崔斯坦,也很显然,首尾相和,这是个完美的爱情故事。读罢,令人动容,余味无穷,引人深思。
故事女主,迪伦,是个15岁的单亲女孩,与母亲总是半言不合,无话可说;在学校,她又总是受到同学们的嘲弄;唯一聊得来的好朋友,凯蒂,又跟着母亲远走他乡。这一切让她感到异常的痛苦,所以执意坐火车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这便是故事的导火索,火车意外事故,当她爬出失事残骸,世界俨然变成一片荒原,而幸存者好像只有她一个。文中有句话是:如果我真的存在,我也是因为你需要我(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男孩仿佛早已在此守候,女孩徐徐朝他走去,拉来了整段旅程的序幕。
可能也会像许多爱情故事的桥段一样,他们一起去经历,一起去克服,相互扶持,共同患难,彼此暗许。本来摆渡人就是男孩的职业,他对这个工作也没有太多的感情,只是像完成任务,保护灵魂,送他们回天堂,如此往返,孜孜不倦。而女孩的出现,使得一切都与众不同。她笑着问他:“你遇到过最难缠的灵魂是谁啊?”他则回答:“就是你啊。”其实他心中却没有半点抱怨嫌麻烦的意思。文中最温情的话,“我在这里”,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置身荒原中,除了令人心生畏惧的恶魔,就剩两颗彼此依靠的心了。每天,他们在天黑之前赶路,抵达安全屋。而每当女孩惊慌男孩不见了的时候,总会听到一句话“我在这里,就在你身边”。顿时便无所畏惧,仿佛只要男孩在,无论哪都是最安全的地方。
它是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是因为爱的力量真的改变了“历史”。记得他们当经过一个最难过的一个关卡,很多灵魂都葬身此处。乌云密布,死气沉沉,群魔浩荡是他们格斗的背景。因为出入口的关卡只容许一个人经过,所以他们松开了彼此的手,男孩打算让女孩先通过。就在此时,恶魔群拥而上,将他们重重围困,女孩仿佛昏昏沉沉,快被恶魔催眠似的往下拖,男孩歇斯底里的大呼,“跑!快跑!不要回头!”女孩立刻回过神来,本来就不擅长奔跑,加上害怕更是双腿打颤,惊慌失措踉踉跄跄的奔走着。还好,抬眼间,安全屋映入眼帘,胜利的曙光召唤着,女孩加紧步伐,安全抵达屋内。文章对男孩搏斗的场面并未多加叙述,反而对女孩的心理历程描写得很细腻。她一直在呼喊着崔斯坦的名字,在窗口守候,试图能眺望到他,焦急,惶恐,惴惴不安,她没有办法想象,甚至完全不能接受如果失去他。庆幸的是,两天后,男孩推门而入,伤痕累累,全身倦态,女孩含泪相拥。“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 “我说过我会回来的嘛……” 。实则是,女孩的呼喊,给了男孩披荆斩棘的力量。
最后一天了,他划船带女孩渡过最后的路途,虽然也有少许的波澜,女孩坠入湖底,男孩舍身救起。女孩一直要男孩许诺会牵着她的手一起走向另一个彼岸,男孩深知万万不可,仿佛那是件不可能办到的事。可以这样说,两个不属于同一时空的人,你让他们怎么去厮守。但是,女孩是勇敢的,在选择面前,爱是可以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的。所以女孩也鼓励着男孩,男孩只能随口应承着。最后,仿佛像穿越剧中天路的尽头,男孩磨磨蹭蹭,女孩恋恋不舍,但男孩心中是一定要把女孩送走的,尽管就像把自己的心从自己的身体中掏离。“你先走,我随后跟着你。”男孩说。这是句多么虚假的话啊,我们不会相信,女孩更不会相信。“你爱我吗?”女孩饱含深情的问。男孩纠结了片刻,他爱她,如果可以他会倾尽一切的爱她,但是如果他吐露出了自己的心声,简直就像给了女孩希望,然后让她一辈子遗憾。但是,如果不说,也是件很残忍的事。“我爱你,迪伦。”男孩仿佛倾尽了他全身力气去说。女孩如释重负的笑了。他们相拥,耳鬓厮磨,如果时间能静止,他们谁也不愿放开谁。但是女孩愈走愈远时,男孩紧随其后,却像被一块无形的厚重的玻璃挡住,苦苦挣扎,但徒劳无益。他看见女孩黯然神伤,像泪人一样倚靠在那抽泣。男孩心力交瘁,却无能为力。
可以说,男孩如愿地将女孩送去了她该去的地方。但是,看似圆满的灵魂救赎,却是以两人的痛心疾首为代价。男孩机器般的又要带着另一个人穿越荒原,而女孩却不甘。当管理员问女孩,想不想见哪位已经逝世了的亲人时,女孩否决了,他只想见曾经被男孩救赎过的人,她想从他们口中知道男孩的更多故事,而这样,仿佛也与男孩靠得更近。女孩见了一位德国士兵,是男孩最敬重的一个人,18岁时宁可牺牲也不滥杀无辜,是具英勇的灵魂。女孩见到了男孩口中的这个人,跟描述的一样,英俊潇洒,一身正气。他们交谈了一会,可是这位德国士兵并没有提供太多的线索给女孩。“我想请问一下有没有人曾经从这逃离过,我看见那本册子上有的人名字被划掉了。”女孩问。“我想来到这的人,都会爱上这的生活的。”德国士兵显然也不想多说什么,只想安慰着女孩接受这里,在这安心生活。
女孩垂头丧气的走了,她想,要去找回她的崔斯还得靠自己,而这种所谓长生不老的赖活着,还不如去冒一下险,为爱生,抑或魂飞烟灭,也是不足为惜的。德国士兵走进一步,追问道“你可以告诉我实情吗?”“我爱他,我要找回我的崔斯坦。”德国士兵带她去了在这居住得最久的一个女人,她在等他的丈夫,那也是个永远等不到的明天,因为他丈夫在过关口的时候被恶魔降住了。女人告诉她,以前确实没有这的惯例,但是并不代表行不通。这给了女孩极大的信心,虽然面对的是前路坎坷,但是宁可为爱而生,哪怕有一线希望,所有的尝试都是值得的。
女孩原路返回,一切危险的性质都没有变,变得只是所有的一切困难都需要女孩一个人来克服。这是勇敢的,女孩的形象也是高尚伟大的,我更是怀着深深地崇敬之意看完的。Life,Death or Love,我又觉得这三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没有爱,女孩可以在类似天堂的地方生活千千万万年,但这样死气沉沉的生活有何意义呢?所以,女孩冒着生命危险,去奔赴那个有崔斯坦有爱的地方。宁可为爱而生,也不无爱苟活,这也许就是女孩活生生的写照。
庆幸的是,女孩最后重逢了她的崔斯坦,女孩欣喜若狂,而男孩觉得自己的生命仿佛获得了重生。中间也有很多小插曲,比如,当男孩看到女孩时,内心喜悦涌上心头,忽略了对身边灵魂的照顾,致使不幸牺牲。女孩很是自责,男孩便宽慰她。也正是因为善良,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女孩不顾男孩反对,冒险救助了其他摆渡人的灵魂。
紧接着,男孩迟疑不决,不知所向时,听从了女孩的想法,去他们遇见的地方找回女孩的身体。他们便原路返回着,也正是奇怪,男孩本来具有伤口不治而愈的能力,但当他们越走越远时,男孩上次受的伤仿佛全部回来了。女孩甚是心疼,男孩还是微笑着追随女孩的脚步,走向那铁轨。还好,这是个幸福的故事,他们也成功了。事后,女孩躺在病床上,男孩不知跟消防员在说着什么,然后走向女孩,“嗨” 男孩轻声的说。“嗨” 女孩满脸幸福的回答。“我在这里”。简单问候,一切足矣。
完毕,我也不禁如释重负,嘴角上扬。书评说, 这是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 引人深思。我觉得整篇更像是一个关于爱的选择的题目,女孩无疑是勇敢的,令人崇敬的。而最后结局也是他们勇敢面对,执着追求的赠予。
书中有句话是,如果命运是条孤独的河流,谁将是你的摆渡人。我也愈发的赞同,所有你遇见的人,都是应该出现在你生命,而你是什么人,你又会遇见什么人。仿佛这又是个圆环,但是确实如此。《谋杀记忆》里有个观点,不过似乎也没多大联系,它说,可能存在一种终端力量,控制着我们的所有状态,而我们只是这种状态的呈现者。好像有种顺其自然的感觉,但是我觉得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 你可以自己变好点,然后你遇到的人也会好点,这样才像个良性循环,而你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美妙。
0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