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

受过基本中国教育的人都学过一种数学方法,叫做推导。就是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合理的变化,得到最终结果。


在数学中,推导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是被人们认可的方法。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往往受此影响,却得到一些啼笑皆非的答案。


一个人仇日,可以证明他爱国;他爱国,那么他说的话都是对的。所以只要一个人仇日,那么他说的就都是正确的。


这句话比较简单,看到前半句,人往往信以为真。但是读到后半句时,直觉上感觉哪里有些不对,但是一时找不到哪有漏洞,有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就相信了这种谬误的推理。


其实仔细想一下,一个人仇日,可以证明他爱国,但是也只是证明他盲目的爱国,而爱国的话都是对的,但不是所有的话都是对的。所以最后的结论肯定是错的。


再比如,A卖刀给B,B拿刀杀C,C死是A的过错,因为如果A不卖刀给B,C就不会死。


这种伪逻辑,看似荒谬,我们自认为不会上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时常发生。比如最常见的医闹。病人来医院看病,本来是家属不愿花钱,耽误了治疗的时间,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后病人死亡。结果因为病人死在医院,家属就认为是医院给病人治死了,到医院挑拨是非,大演闹剧。


这可是真实的例子,而且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的。即便不是没有扩大化的闹事,殴打辱骂医护人员也是常有之事。


我同情那些病人家属焦虑的心情,但是不能原谅他们无理的作为。他们就是掉入了那伪逻辑的陷阱不自知的人。


这是主观的掉入陷阱,还有别人故意让人调入这种陷阱,来达到某种目的。这种形式也比较常见,最主要的就是销售卖产品的时刻。


销售A向客户C介绍某化妆品效果很棒,知名影星B代言,还有很多人在使用。A不会告诉C,影星B虽然代言该产品,但是不一定自己使用,也不会说这款产品适合油性皮肤,而你是干性皮肤。


上面的故事也是真的,但是现在比较少见了,毕竟大部分人很了解化妆品了。但是这种逻辑模式是一样的,他们用一个广泛的条件,推导出产品很适合你,把不适合你的条件隐藏不说。当你回头发现问题来讨个说法,他们也只会说你没有问。这种隐瞒部分真相的逻辑推导销售,就常常出现在各种情景之中。大到买房,小到买菜。要不怎么叫无商不奸呢?


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很有可能某部分条件发生了改变,这种推导是不严谨的。而我们数学上的推导,是在完全严谨的情况下推演的,当然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警惕逻辑陷阱,避免给自己,给他人带来危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