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世界上有日本茶道、台湾茶艺,传统的中国茶道在今天已经名存实亡,现在我们只说中国茶文化。未来的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
隋代之前在中国多把茶当作药用,直到隋代才因民间普遍认为喝茶有益健康,才开始全民饮茶。
到唐代的公元780年,茶圣陆羽所著第一部茶著作《茶经》问世,将儒释(佛)道三教精神融入茶饮,并将茶饮作为修身养性之道,同时社会出现了寺院茶宴、文人茶宴等各种茶宴,中国茶道逐步形成。
宋太祖赵匡胤亦是好茶之人,在宫中专设茶事机关,宫廷用茶细分等级,茶仪渐成礼制。宋代文人之间有专业的品茶社团,官员组成“汤社”、佛教徒组成“千人社”,官方、民间斗茶之风极盛。宋代开始有“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
明清之后,中国茶叶从制饼为主到明太祖反对铺张、追求简朴而推广散茶,同时明清之间红茶、黄茶、青茶、白茶等新茶类逐渐出现,各类茶的品种也多种多样。但中国人饮茶却转向简明化,不再注重茶道的仪式规范,而注重品饮口感。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茶道在文化层面逐渐式微。
特别近代中国百年衰落,经济民生凋敝之余,中国茶的生产大多供应出口,中国茶道可以说名存实亡。
日本茶道
日本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最深,唐时中国茶道传入日本。
但日本种茶、制茶是从中国宋代才开始的,到中国明代才逐步形成日本茶道并一直传承至今。
日本茶道有“四规”:一为和;二为敬;三为清;四为寂。
日本茶道和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关系源远流长,日本茶道用严格规范的复杂流程来表现“茶道四规”。
现代日本茶道还有几十个流派,各派有掌门人称“家元”。各流派主动在全世界积极推广日本茶道,其代表门派“里千家”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有近七十家“里千家”道馆。
现在世界上说起茶道就联想起日本,不得不令人感叹中国茶道的失落。
台湾茶艺
中国台湾素有饮茶之风,台湾茶饮发源于广东潮洲的功夫茶小壶泡、盖碗泡。
上世纪70年代末叶起,由于台湾经济腾飞,台湾无数本地茶人、茶会、茶馆开始专注钻研茶艺,并广为传习。
台湾茶艺融入了佛教禅宗观照和当代生活氛围,形式以学习日本茶道模式为主,逐渐形成独特的饮茶与生活学问,但和传统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都不相同。
个人觉得台湾茶艺过度追求形式上的表现,茶艺师的茶艺表演过度追求舞台效果,动作夸张,初看很美,细思却觉得与茶之平和之气有背离。茶艺师表演美则美矣,却少了精气神。所以台湾茶艺只能称为茶艺却不能称作茶道。
今天,我们要什么样的中国茶道?
中国在经济发展之余,中产阶级大量出现,人们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追求,浮躁的社会人们更渴望心灵的平静。因此,喝茶之风渐盛,但是当今中国只有茶文化而没有茶道。
中国当下的茶文化有三种形式:
一是借鉴引入台湾茶艺和日本茶道形成中国茶文化,但却类似台湾茶艺重表演而少精神;
二是有好事之人想复制重现唐宋时中国茶道,但感觉同样少精神且重形式;
三是民间存留的茶馆文化。
不过,我觉得政府、茶企和有志之士没有必要先强制规划中国新茶道,而是要倡导民间百花齐放,就如迪斯尼先种草坪,让游客自己踏出路之后再按图索骥地建设道路。
政府只要提供支持、引导和教育,让民间茶文化自发演变形成中国新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