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真快,2018年9月报名拓思的教练课程,报完名后还在想,离来年三月开学还早着呢。然而转眼就到了M7,第七个月上课了。
回想这七个模块的课,真是一场修心之旅。
M1的课还记得大家都很热烈地看吴导在台上教练,而我却带着一副审视的心情不停的想,这是教练么?为什么和心理咨询这么像?但又有些不一样。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热情,是真的心情还是只是为了配合?反反复复的疑问,我终于向Eric教练提出了第一个教练的主题,为什么要学习教练,意义是什么?
还记得当时和ERIC约在一个咖啡馆,他很耐心的解释什么是教练,区分教练和心理咨询的差异,看到了我内心的焦虑和着急,以及对他人的责任心。现在想起来特别感谢他当时的态度。
M1-M7基本上保持一个月一次上课的频率,每次课后一周内提交学习总结及心路历程,下个一周需要提交录音作业,再下两周内进行小组会议并点评。。。周而复始,在这个模式中,对死党越来越了解,对自己的模式的发现也越来越清晰。
很长时间里,在被教练时都会出现类似的对话。
问:“你现在觉得怎样”
我:“我想想”(搜肠刮肚思考)
问:“有什么画面或者场景出现么”
我:“没有”(一脸懵)
问:“我们停在这里,感受一下”
我:“好像没什么感受”(无奈脸)
以上对话在和小组同学的教练中,和死党的教练中不断出现,让我很厌烦。类似对话还有,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你会怎么样。
看着对面教练,同学,死党的微笑,我总是倍感艰难,感觉像是过了几个世纪,实际上只有几分钟。
我心中常常充满了莫名的焦虑,委屈,难过,还有微弱的愤怒。脑子里总有一个声音说,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有哪里做的不好么?同时也有另一个弱弱的声音说,我真不知道怎么做
死党常常感叹,和我说话要非常认真,我语速很快,思维跳跃,我俩就像在赛道上,她努力追赶我的步伐,可一转眼我已经跑了好几圈了。
我也很无奈,一开口容易发散出去(当然,我会努力绕回来)但她要多等我会儿。我努力学习静静感受,让自己停住。这个过程,我真的,非常不适应,这样的停顿和感知,仅仅用感官去感知情绪和身体。我不知道怎样停下大脑。直到M4后复习九型人格时发现,我是7号,快速,活跃。
M7的止语环节,在一天两夜里,酒店外下着雨,我撑着伞在雨中走了很久,走到了很高的地方,也去了小竹林,还看到有同学在雨里荡秋千。不说话,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而我现在需要想想我自己的模式。
我发现,在身体里一直有两个我,一个可以在社会中适应良好,一个则是特别弱小,是个很小孩子,需要各种关爱,被肯定。两个我代表不同面向和状态,各司其职,运转良好。最近一年,我换了工作,来上PCP。“社会我 ”和“孩子我”面对压力后,两个我切换混乱了。我一直在肯定表扬“社会我”,而把“孩子我”给抛弃了。“社会我”鄙视无能,需要爱,被拥抱的“孩子我”。巨大的内耗让我最近几个月直接病倒了。我不知道怎样调和两个“我”,默默的停下一部分工作,看着,陪着另一个弱小的我,慢慢去感受这份“做不到”。
也许是一种共时性,白天正在想这两个不同的我的调和,晚上收到好朋友寄给我的一封信(通过拓思转交)。她在信里说:“最近领悟到的告别的意义,不是切断,不是不接受,而是接受生命中的一切,让我们成为现在的我。”看到这句话的一刹那,泪水就掉下来了,区分两个不同的我,抛弃其中弱小的我,这些事都是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一直在和自己较劲。会很自负的认为,被爱是因为世俗层面的好,优秀。
拓思从M1-M7的学习旅程,真是用心至极,一点一点让自己看到真实的自己,背后有教练团,有死党的,同组同学的各种支持。真是一场修心之旅,看到自己的模式,不合理信念,在安全的场域里进行调整。
所谓修心,那是与自己的和解。虽然一阶段结束了,但我觉得真正的学习,现在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