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

图片发自简书App

暗红的烛光氤氲在夜色中,似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自上垂落的绫罗红帐在风中飞舞着,也不觉凉意。

而夜,昏睡在曼妙的身姿和动人的歌喉里。

一个身影翩翩起舞,不知是谁奏响了那一曲妖娆多姿的霓裳羽衣。合着拍子,衣袂飞扬,翩若惊鸿。歌伎咿咿呀呀唱,鼓点不紧不慢敲。风自四面八方涌入,惊不动这歌楼上的三三两两。

觥筹交错间,笑靥映入浮漾着白色流光的酒杯里,没有什么敌得过年少,无忧无惧,酒酣而眠,亦不知何为愁绪。

不知何时雨脚便密了起来,端起酒杯斜靠于红漆长椅,望着楼下的星星点点,一切尽收于眼底也便握于掌心。青丝如瀑,把玩着一缕。无月却有雨。头顶那片天,被昏沉的烛光晕染成透亮的红。为何红色的雨珠落入掌心又成透明?摆摆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雨声似吟唱,打在树梢,打在屋瓦,串成线。听起来如这欢畅的鼓点,亦如愉悦的心跳。昏昏如梦欲醉。

少年听雨,原是歌楼上。


烟波浩渺,一叶扁舟漂浮。狂风挟卷着河岸边的沙砾,刮得脸生疼。

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舟中亦是。一颗湿漉漉的灵魂迎风负手而立,在乌篷船头。一粒两粒雨往下坠落,时而贴于船头,留下斑斑点点的水渍,时而落入水波,泛起阵阵涟漪,了无踪迹。脸上,是微皱的眉头,长髯和风霜的痕迹。

远处传来一声嘶哑的鸣叫,溯源望去,原来是一只大雁,仿佛在叫着:妖、妖、妖。离群的大雁呵,穿破层层阻隔想来是要给我传递些许的信息?是否如我一般不知何去何从?是否如我一般思念故乡?是否与我一般惆怅?

没有人回答,没有声音回答。有的只是苍白的真相、疾驰的狂风。有的只是凉凉的雨水、混浊的眼神。

国破山河仍在,城春草木尤深。而家乡,却不知道在哪。风雨飘摇数年,早已四海为家吧。不禁掩面,阔江低云,西风竟也可以猎猎,没有雁字,只余那一只大雁和船头那一抹单薄的身影相伴。

壮年听雨,竟是客舟中。


禅香浮动,没有木鱼声声。弥漫在不大的僧舍里,窗外在喊谁。

辗转反侧难寐,一道惊鸿炸响在耳畔,一瞬亮堂随即暗淡。苍老如枯木的手支起颤巍巍的身子,挪动着艰难的步子到滴着水的屋檐下。两鬓的斑白侵入发梢,脸上满布深浅不一的沟壑,一两声咳嗽伴着胸中闷闷的气流声。轻阖眼帘,檐外的雨声与记忆等长,在长夜的沉思冥想里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犹记鲜衣怒马,不识愁滋味。而后颠沛流离,飘零亦久。如今鬓衰头似雪,江山已改太匆匆,悲欢离合总无情。雨打风吹不知何处去。

点点滴滴,一夜无眠。不知窗外在喊谁。还是任台阶前的滴滴点点直到天亮吧。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而今听雨,终在僧庐下。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就连在梦里,也躲不过一阵潇潇的冷雨,南宋词人蒋捷的一生。我被屋外骤然大起来雨声惊醒,睁开眼,从凉凉的书桌上直起身子。不禁看了一眼风雨大作的窗外,闭眼回味,竟不知是我在他的梦中,抑或他在我的梦中呢?

只得见桌上翻开的书页,白纸黑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分割线路过~~~~~~~

PS:这里是一只不喜揭露现实,不喜随性的文字与社会现象产生任何联系的只为随心文字而欢欣,只为文字而文字的爱玩爱闹爱自由的最酷的逍遥哥哥∠( ᐛ 」∠)_

(一直静静躺在word文档今天才放出来_(:з」∠)_)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