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清水,前360、猎豹移动产品经理,5年产品经验,现创业中。
前言:
为了将我5年以来做产品的心得做个总结提炼,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工作年限在3-5年左右的产品经理,所以今天正式新开《产品认知》连载系列,尽量保持每周更新一篇。初衷是对自己过去的产品经历做好提炼备忘,也希望分享给与我处在相似阶段的产品同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只是提供一种观点与视角,对于需要学习产品基本功和实操方法论的产品经理,这个系列可能并不太适合。我的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和我一样,甚至比我更资深的产品经理,我希望可以和你们坐而论道,平等交流,共同进步。
本系列会尽量按照做产品整体的核心框架进行依次分享,也许和工作中的流程并不完全匹配,也许在分享过程中也有动态调整。重点分享我在做产品过程中的关键思路,希望能对读者们有所帮助和启发,我也会倍感欣慰。分享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正文:做产品的势、道、术、器
正文开始,先分享一个我对产品经理的理解,我认为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能力是认知水平。认知水平越高,具体做产品时会一通百通,对运营、市场、管理、项目等都可以融会贯通,灵活推进。
如果从认知角度去理解做产品这件事本身,可以大致划分为势、道、术、器四个境界与层面。我个人也认为做产品与修仙非常类似。永无止境,进阶艰难。
做产品之势
首先,做产品最为重要的是看清趋势、善用趋势。雷军经常讲的一句话是顺势而为,这是他创立小米的深刻体会,也才有了后来的顺为资本。
趋势,其实也分为大趋势、小趋势,分为全局趋势、局部趋势。我个人的建议是先找到大趋势,再从中细分出小的趋势。
对做产品来讲,比较有价值的趋势有:经济趋势、政策趋势、文化趋势、大自然趋势。
举例来说,经济长期增长,短期危机下滑是趋势。文化长期繁荣,短期冲突是趋势。对大趋势进行细分后,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的趋势有:科技、消费、医疗、教育、养老、娱乐、社交等等。
很多时候,一款产品的失败源自于在开始规划产品的时候就没有看清趋势、迎合趋势,这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应该尽量避免的。通俗解释就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如果产品经理对趋势判断没有问题,还需要能比较好的把趋势灌输传达给团队,包括决策层与执行层,这部分建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做详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直接汇报对象的能力与认知水平要有清晰判断,尽量选择认知水平比自己高很多的领导,成长与收获会更大)
做产品之道
趋势判断没问题之后,进入到道的环节。道,可以理解为道理。主要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及本质。
大道至简,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很多真正的道理,往往表现的很简单,但深入理解和领悟非常难。虽然都说“道理我都懂”,但这里懂更多指的是听懂,真正能领悟道理的其实寥寥无几。追求卓越的产品经理应该从听、到想、到实践,再到最终领悟,并持续不断的循环以上过程。悟道也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这里推荐阅读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虽主要讲做人之道,但大多与做事相通,受益匪浅。
做产品之道,关键在于让自己的思路与判断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举例来说,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是往更好发展的,这就是世界之道。而世界在往更好发展的长期过程中会有短期的下滑与波动,这是发展中变化之道。
道非人为可长期改变,做产品需要符合道才更容易创造价值。具体到做产品之道,我的建议是平时多去思考很多事物背后的原因、折射出的共性现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
做产品之术
通俗解释,术就是方法,或者说方法论。不同产品经理的术往往有所差异,这是因为经历、成长环境不同所导致的。如果说道是大象,那么不同的方法论就像盲人摸象。不同方法论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是都在从某个角度接近道。此外一个人见过或掌握的做同一件事的方法越多,就越接近道。
市面上讲方法论的书、文章多如牛毛。方法论的积累和分享门槛极低,也导致了百家争鸣,我个人虽认可积极分享的精神,也希望提醒读者朋友注意。我个人不推崇方法论的原因,是在我看来,方法论受限于具体的环境、场景,具有时效性、小范围、不易复制的不足。在入行初期快速学习方法论是一种捷径,这问题不大。但做产品已经具备基本功后还痴迷于学习各种方法论,我个人认为是有问题的,这是思维上的懒惰,专业上的滑坡。
多思考道,悟道会带来长久不变的做产品认知水平提升,而学太多的方法论往往会边学边废弃,一直在原地打转。
做产品之器
学会用好器是非常基础的入门必备能力。器之间有效率高低、体验好坏之分,原则上越简单、易用、高效的工具越好。但不必执念于到底哪个器才最好,应该多花时间去思考和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此外也不必痴迷于工具的各种玩法(个人乐趣除外),尽量以高效达成目的为重心。
在此我想提的一点是,器是工具,工具是一种最为纯粹的产品。我个人的职业经历基本一直在做工具型产品。我也建议同行们,有空可以多思考和实操如何打造一款工具产品。做工具对提升产品核心能力非常有帮助。
最后分享一下我个人非常喜欢的长江商学院校训:取势、明道、优术。个人认为一句话道出了做事业、做产品的本质规律和原则,而且顺序从重到轻,友情提醒千万别搞错。与君共勉之。如果是新入行1年以内,可以倒过来先学术、再悟道,再看势。非产品新人一定要尽早有意去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认知水平。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清水杂谈
如想深入交流,可加我个人微信:4983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