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一部动画短片《Alike》,
便为我们创造了这种可能。
这部短片8分钟,0台词,
却一举揽获117个奖项提名,
斩获64项大奖。
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也没有讲述什么深刻的大道理,
展现的只是我们普通又相似的生活。
1
清晨出门前,
爸爸Copi帮孩子整理着书包,
儿子Paste在一旁跑跑闹闹。
堆得比Paste还高的课本,
被拥挤地塞进他小小的书包里。
把张着手臂欢脱跑来的小家伙,
重重压倒在地。
虽然被书包压得踉踉跄跄,
但是想到能和爸爸一起,
Paste还是兴奋的出门了。
2
外面是一片苍白世界,
路上行人匆匆,
却都面无表情,死气沉沉。
仿佛整座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工厂,
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没有生命也没有方向,
只是重复的被推着向前走。
突然,
灰白的视线里闯入了一片“绿洲”。
一位拉琴人站在橘红色的枫树下,
忘情地演奏着。
他自由的神态和鲜艳的色彩,
和这个城市那么地格格不入。
3
这一下子吸引住了Paste的目光,
他不由自主的走到演奏者面前,
瞪大了眼睛痴痴地看着,
情不自禁地摆动身体,
模仿起乐手的演奏。
老爸Copi却不为所动
递上书包,
“学校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这个追求梦想的人,
不过是个社会的失败者。”
一个转身,
父子二人便各自汇入了人潮,
不同的方向,同样的高楼。
4
小家伙对刚才的情境念念不忘,
一到教室便迫不及待得把它画了下来。
他开心的拿给老师看,
美滋滋的等着老师的夸奖。
没想到老师二话不说,
把画拿到一旁,
指着本子上的ABCD,
“这才是你应该学习的,
别整天画这些没用的东西!”
学校宛如一个冰冷的加工厂,
孩子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
填充满相同的知识,
贴上一样的标签,
最后通过标准化的测试,
才能算一个“合格”的学生,
被准予“出厂”。
5
而在公司的父亲,
早就被生活的洪流磨去了棱角,
褪去了本色。
在千篇一律的工作中,
放弃了曾经的追求和梦想。
不需要思考,
也不需要个性。
只是机械的重复。
与孩子相比,
他显然更加适应
这个流水线一般的世界。
6
唯一能让他恢复本色的,
就是下班后与儿子相拥的那一刻。
可是当他看到儿子
“不务正业”的画画时,
眉头又紧皱起来。
随之一起变化的,
还有孩子期望的眼神,
和原本上扬的嘴角。
7
日复一日,
小家伙还是爱跑爱跳,
也依旧会对那个
拉着小提琴的追梦者充满好奇。
爸爸也继续把孩子拉走,
送往“工厂学校”。
在一次次的质疑和否定中,
孩子那份对学习的热情
和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
终于被消磨殆尽。
他拿起蜡笔,
不再为了画画,
而是写起了ABCD。
他张开双臂,
也不再是为了飞翔,
而是背上枷锁一般沉重的书包。
8
学校和家长成功地
把孩子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但与此同时,
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
身上的颜色也渐渐变浅...
变成一样的灰白色。
父亲眼看着孩子的变化,
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再次翻开儿子的作业,
终于恍然大悟......
他开始思考,
“这就是我想要的儿子?”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9
幡然醒悟后,
他决定让儿子去追求他喜欢的事物。
于是他牵着儿子的手,
带着他来到橘红的枫树前。
不曾想,
那位追梦的小提琴手却不见了踪迹...
只剩下孤零零的枫树和长椅...
格外刺眼...
孩子失望极了,
扭头要走。
这个时候,
爸爸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
他站到树下,
声情并茂地拉起了小提琴。
丝毫不在乎路人异样的眼光。
他只在乎儿子目光里的希望,
在这一刻被重新点亮。
而孩子的快乐,
最终也点亮了爸爸的颜色。
10
故事就这样在平淡中幸福的结束。
也许明天,
父亲还是要投入从前的工作,
儿子也还要走进学校。
但生活对他们而言不再一样了。
因为他们心中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不做第一,只做唯一的自己。
我们的人生不是马拉松,
不止一个终点。
请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
让他们自由的成长,
不要用所谓“正确”的规则去束缚他,
只需教会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没办法改变世界,
但至少可以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不被生活褪去我们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