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换了好几次终于熬到被点名,腿到5层的手术室,等待手术工作人员接待的时间里看着手术层平面图发现半面六层就有十几间手术间,透过玻璃看到里面的医生护士推着各色仪器忙来忙去,就跟陪同的护士感叹医生真是厉害啊,护士也说是呢,各种说不清的仪器呢。进到手术室,可以说跟看的并不多的医疗剧里面的场景不太一样,怎么说呢,有点杂乱,从入口处就是好多仪器,比起手术室更像个大仓库似的,护士在入口处再次确认了一下我的身份和过敏史,然后就被安排躺到很小的手术台上,手术台上面大概就是腹腔镜手术的仪器喝手术灯,猜测大概是因为不用开腔,所以感觉手术室的消毒状况好像并不太严格,直到麻药起劲儿完全失去意识之前都没见到主刀医生,整个住院期间唯一一次和主刀医生的见面是手术当天早上的简单问候。失去意识之前工作人员的准备工作也蛮迅速的两个护士一个负责绑各种检测仪器,一个负责除去衣物,羞耻感与失去意识前间隔不到一分钟。
再次醒来已经被移回了病房,并不是很清晰的问了一下时间,被告知是晚上八点四十多,也就是说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四小时,进手术室之前问护士手术需要多久,一小时左右嘛?护士说可能两小时吧,因为不只是手术还有术后观察等等,不过这四小时永远不能被知道了,全麻的体验很逗,大概无论长短,当事人的感觉就是一秒钟,昏睡过去昏睡醒来,就一秒钟,真是人类进步的伟大发明,难以想象若手术全程是清醒的,该如何度过。
住院前去医院听了医生,看护,以及麻醉科讲解,麻醉科有专门的15分钟录像讲解已经医生当面叮嘱注意事项,其实没记住什么,只记得是可能会有麻醉妄想症和会有一些或大或小但多半不会发生的风险。不过实际的结果其实就是迷迷糊糊头脑不清醒,一直迷糊到了术后第二天早晨,虽然不确定是否是因为太久不吃东西和手术消耗导致本来很低的血压更低了,还是麻醉的效果,总之本来应该按照事前看护的安排术后第一天中午就下床活动这个事情没有实现,站起来立即全身是汗,立马坐下还有些眩晕发抖,导致当天继续在病床上度过,插着尿管,小腿上裹着防止肌肉僵化的按摩器,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喝点水努力把尿袋里的尿色变淡一点,感觉确实在是不怎么好。
回来回顾了一下过程觉得当时值班的护士似乎有些不专业,也可能是我过于虚弱导致她平时的流程无法奏效吧,总之在我看来一大早就丢给我牙刷和一个可以接水的容器说你可以在床上刷牙了,然后让我换衣服,自己擦身体,完全没估计我虚到不行的状态,虽然我也尽力做完了,但结果就是耗费了全部力气,换完衣服站起来就挂了,然后她的反应居然是说那怎么办,要不今天就算了,你继续在床上待着吧。那会儿午饭已经来了,我心里就纳闷,为什么不先让我吃上术后第一餐获得一点能量再尝试站起来呢,饭后询问是否可以下午再尝试一下,吃过饭毕竟恢复了一点气力,她却说拔尿管需要尽量安排在上午,因为要有足够时间确保可以自然排尿,我没有继续争取,想了想在医院里最好还是听医生护士的,毕竟自己不能毫无根据的就认为自己的方案有道理,那自己的情绪去挑战对方的经验和知识没什么意义。
插尿管这个事情估计是目前为止体验过的最没尊严的事情了,怪不得亚当夏娃有了意识之后第一件事是拿树叶挡住私处,这种生理性羞耻简直是刻在基因里的。对频繁来清理的尿袋的护士表示强烈的感谢。
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浑浑噩噩面前吃了两次饭每次剩下一大半,术前清汤寡水时对美食的小渴望在术后荡然无存,五脏六腑已经被气体充满,多吃多喝都是对腹部空间的掠夺,空间压缩之后对腹腔的挤压带来的胀痛强烈,还好医生护士朋友早就提前叮嘱过不需要客气在疼痛严重之前就及时吃止痛药,止痛药慢慢生效之后带来的愉悦感让人可以理解为什么会产生药物依赖。
迷迷糊糊的状态总算在第二天早上得以改善,早上醒来感觉被轻微油炸过的脑花终于恢复了正常,可以睁开眼可以看几段小视频了,然后住院期间第一次吃上了干饭,食欲恢复了一点点,因为心里上接受不了第二天还不能拔尿管,吃饭吃的很努力。饭后不顾护士嘱咐自己站起来走了几步,感觉终于找回来了身体的自主权,虽然被护士抱怨了一下这种行为很危险。
之后的一切都算是慢慢开始变好,尿管顺利拔掉并且没有什么疼痛,自然排尿个术后第一个屁在期待中也都不太困难的在第二天下午实现了。
在状态不清醒的术后第一天隔壁病床的患者似乎是出现了一些状况,医生护士频繁的来,中间也有些嘈杂,但因为自己处于半昏迷状态也没有听的太清,对面优雅老太太也退院了,术后第二天下床时发现诺大的病房只剩下我自己了,对面的空间只是换了床单被褥被清扫了一遍,而隔壁床床,电视柜和可移动桌子全被清理走了只剩下空荡荡的一片空地,回想了一下,患者的私人物品似乎也是早上有两个工作人员收走了的,我猜想她是不是去世了呢?要不然怎么会清扫的如此彻底?一瞬间有点害怕,但转而又想这毕竟是医院,生死在这里要平常一些,能有什么办法。
接下来的两天到退院为止,就那么一个人住着一间三人病房,享受了一下单间的待遇,不必担心用洗手间的尴尬。晚上略有些害怕,也不可避免又开始思索旁边的人是不是去世了,如果是的话,那她的灵魂会不会盘旋在房间上空,诸如此类离谱的想法,但倒也没有因为害怕太影响睡眠,影响睡眠的还是疼痛还不太舒适的枕头,枕头是那种颗粒状物质填充的,说不好是什么,想起来小时候家里也有过荞麦皮填充的枕头,但医院这种枕头的填充物明显颗粒更大些,第一天睡完起来感觉后脑勺肯定像剥干净了的石榴皮,坑坑洼洼的。第二天没资格枕枕头,第三天枕回枕头又时不时抽掉觉得不如不枕,倒数第二天总算适应了起床之后后脑勺也没什么坑坑洼洼感了。
最后两天就是在不停的看剧或者看电影,先看了一部法国片叫过季,豆瓣评分7.3,总体来说平淡中庸,故事也不稀奇,海滨小城,重逢的昔日恋人,初次聊天会客气寒暄,证明彼此过的还可以,然后是一些刻意制造的温馨浪漫打开心扉,最后似乎有那么一点想不顾一切的冲动,但最后的最后还是像许多成年人一样,各自回归各自的生活,很老套,好的地方可能在于拍的很安静平缓,可以引人感同身受仿佛可以感受到有点湿冷的海风吧。
然后有开始看日剧大豆田永久子和三名前夫,顿时开心了起来,心里不禁感叹还是这种漫画感十足的日剧好看啊,虽然完全不合理但又很合理,细想想很多情节和对白也可能真实发生,电视剧只是把很多事情紧密安排在一起戏剧化的展现了,可以戳中你的点变成连环戳,让刷剧人情绪值一直高涨,油感叹松隆子如何可以仍然那么漂亮又可爱,唱起歌来就是初中少女感,和晴朗的天气一样让人不自觉的开心,结尾必然还是要回归一些人生道理,人生选择,你是选择自己去争取想要的一切呢,还是希望有人来呵护照顾呢?那必然是前者,然后继续毫无现实感的和三名前夫羁绊下去。现实中若人与人之间都是那么这个世界可真是太美好了。不过日剧就是日剧,虽然表演和剧本都很漫画感,但过后还是能莫名其妙给你留下的什么,过后还能偶尔回味一下,而且一贯品味好,家装,餐饮店,服饰处处都透着舒适精致让人喜欢。
后来又看了杯酒人生和杰出公民,当时的观感直接贴出来如下。
杯酒人生看完时候一天的情绪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就没写什么长评只是感叹人到中年就只能这么无奈嘛?由于剧情和时间的关系,眼睛和心情都很疲惫。
最后一个晚上可能因为隔了好几天第一次喝咖啡,也可能是因为睡前思考过多,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关掉门口的灯,导致反反复复睡不着,最后一两点钟了起身去关了门口的灯才勉强睡到五点多,中间醒了若干次,但同一个接文字游戏的梦一直在继续,睡的疲惫不堪,六点钟早早起来收拾行李准备退院,住院期间第一次早餐吃上了面包,非常幸福。
住了几天下来几乎爱上了医院的饮食,非常清淡,吃起来毫无负担,琢磨了好久如何回家也能吃上这样的饭,答案似乎只有去订冷冻便当,而且还不能立即给送,都要从几天后开始,就索性放弃了。
跟护士互相确认过一些事项,就剪去了手环,正式离开了病房,走出病栋的瞬间没有什么回到人世间的感叹,只是觉得脚底仍是发软,走路极其缓慢,想起以前健步如飞时候的自在,心底里又感叹健康可太好了十万遍,结完账办好手续打个车,回到了家,猫咪上前又叫又蹭又贴又求抱抱,被她给温暖了。
此番体验其实并无太大感慨,已经欣然接受人到中年或早或晚都会要有这么一遭历练,并非什么大事,也不太感春悲秋,记录只是留作如何回顾之用,况且半篇其实是瞎写的影评。跟下笔的时候概括的差不多,不过就是一段体验而已。感谢朋友在这段时间帮忙照顾孩子,才使自己可以安心在医院刷片混日子。觉得自己进步了,入院期间一秒钟没有想过工作,也丝毫没有担心过世界没我转不下去,也完全没有因为世界少了我可以正常转下去而伤感不安。如果非要上点价值的话,是什么呢?夸赞一下自己成熟了坚强了?好像也谈不上,经过这次住院对生老病死更可以坦然接受了?也远不会吧,毕竟这是成功率几乎百分百的小手术,正在面对生死时恐怕并不会很坦然。可能就是更加不害怕陌生体验了吧,不怕去陌生的国度独自旅行,不怕自己住院,也不怕自己吃火锅,不怕独自抚养孩子,虽然少不了焦虑但也不太怕未来。
虽然还是时常觉得大家都是生活在matrix的虚幻,但每次这些陌生的体验都让我感叹这个虚拟世界被打造的是如此细致,让人又相信了它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