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结构是以生活为基础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 以积极的语文学习实践为主线,以单元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以及资源等要素,设计学习任务群。在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提升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为了保证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落地,必须研究学业质量标准,实施教学评的一致性。
在素养导向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地迭代,今天聆听芮莹老师的讲座《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校本研修,促学校生态变革》,让我又萌生了迭代的思考点。
把课标里的学段目标分解成学年目标,再到学期目标,再到单元目标,再到课时目标,依据目标研制评价标准,设计学习活动,无论是目标、评价还是学习活动,我们也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地优化着、刷新着,但,教育的差距真的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
备课时三单的设计。预习单、任务单、反馈单每一个单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开展的,也就是所谓的大概念教学。预习单的目的是知晓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概念时的学习起点,任务单的目的是以老师提供的学习支架为依托达到单元目标,反馈单的目的是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了解学生的困点与堵点,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通过对比发现我们需要迭代的点在于“大概念”这个关键词,用两幅图对比下我们平时的教学和大概念教学:
传统学习就像在海滩边捡石子,学生带着一个空空的罐子来到海滩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往罐子里一块块地扔石子,石子都是散乱的,最后学生来到一个地方,就是我们说的考试,把所有的石子倒掉,又茫然地带着空空的罐子回去了;在大概念学习中,学生是带着自己的已知来的,但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常常是粗糙的、未经雕琢的,就像图中的那块石料,也就是说那块石料是学生原有的经验,而学习的过程就如雕刻一般,每一刀都是有目的的,使之更加清晰、成熟、复杂、正确,最后得到一个精致的雕像,这暗示学生已经建构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以往的教学并不是没有概念的教学,也不是没有考虑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问题出在往往只停留于小概念之间的关联,没有上升到大概念,或者仅提到了大概念,但没有围绕大概念进行建构,事实上没有大概念这一锚点,看似相关的小概念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还是松散的,因为他们无法与学生的日常概念打通,并发展成为自然知识。
作为教师,每一个人都应该习惯于这样的自我发问:如果在现实世界的情境中要激活和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那么,学生现在需要理解什么?
课堂上倾听的知与行。倾听不只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更重要是用心去体会、去共鸣、去反思。对芮莹老师的倾听手册特别感兴趣,期待接下来的共同体领航公开课。
观课中的评价与思考。观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焦点生的学习历程,回到教学现场,发现学生的困难及需求,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是芮莹老师学校的课堂观察评价表。
和我们学校的课堂观察表进行对比,的确又印证了那句话:教育的差距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芮莹老师学校的课堂观察表从九个维度进行了描述,最能体现差距的地方就是每一个维度下面都有一个非常聚焦的点。这个点特别重要,它犹如一个概念,印刻在执教者的脑海中,执教者为了在课堂上达到这个点,就会在备课时设计由这个点生发的诸多如何落地的活动与支架,在议课环节,执教者也能就同伴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设计出指向解决问题的学习设计,在这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学生深度学习了,老师专业提升了,学校生态变革了。
变革是教师对自己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再造,探索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