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坊传承

        凌晨三点一刻,凌巧巧照例先起床来到自家那老式豆腐坊,把浸泡了一夜的黄豆再次清洗一遍放在石磨旁,等着丈夫王大牛一会起来磨浆。

        不一会,王大牛就来到老石磨边把石磨安装妥当,凌巧巧也放下手中的活,来到石磨边准备给丈夫帮忙放黄豆,在夫妻俩的配合下,很快十斤黄豆就变成白花花的豆浆,王大牛把磨好的豆浆抬到灶台边,等着老婆凌巧巧煮好热水冲浆。

      豆腐要做的好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一是冲浆;二是点石膏。在王家老豆腐坊,以前做这两个步骤是由王大牛的母亲何大妈负责,现在则是由凌巧巧负责。

        凌巧巧很快煮好热水,然后用热水边冲着豆浆边认真的看着豆浆的浓稠度,以保证冲的热水量丝毫不差。看到凌巧巧面带微笑的放下水瓢示意丈夫可以砸浆后,王大牛知道冲浆工序已经完美结束,现在是他卖力气的时候了。

        砸浆是个纯粹的力气活,在现如今商业化程度很高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用这种豆腐袋来砸豆浆了,基本都是用机器直接分离豆浆和豆渣,但是王家老豆腐坊依然坚持使用这种最传统的砸浆方式来做豆腐,用她们的话说:“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才好吃”。

        王大牛很快就把豆浆跟豆渣分离好了,凌巧巧把豆浆倒入锅内开始煮浆,这个时候人要不时的查看锅盖的情况,防止豆浆煮开后冒出,豆浆煮好后要先倒入水桶内放置一段时间。

        这时候来到做豆腐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点石膏,凌巧巧先在豆腐缸中放入事先称量好的石膏,石膏的用量是有学问的:一是要根据豆子的多少来确定用量;二是要根据水质的情况来确定用量;三是要根据气温来确定用量,这三方面综合才能准确把握石膏的用量,但是这些都难不倒凌巧巧,现在的她对石膏的用量已经了熟于心。煮好的豆浆在水桶里放置一定时间后,凌巧巧快速的把豆浆冲入豆腐缸内,然后就把豆腐花成型的事情交给时间了。

        大约十多分钟时间,凌巧巧用筷子垂直插入豆腐缸中,她根据筷子插在豆腐花上树立的高度确定是否可以开始起花上板。这时,看到凌巧巧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后,王大牛知道今天做的豆腐基本上成功了,剩下把豆腐花上板压制这种力气活交给自己就可以了。

        一板豆腐制作完成,凌巧巧又马上开始下一板豆腐的制作,每天早上她们夫妻两人都要做三到四板豆腐拿到镇上的集市去卖,算算做一板豆腐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三四板豆腐全部制作完成需要近四个小时,两夫妻从凌晨三点半开始忙活到结束已经是早上7点半,刚好是把豆腐拉到集市去卖的时间。

        这样的老式豆腐制作流程,在王家老豆腐坊已经持续有三十多年的时间。说到王家老豆腐坊的这门豆腐制作技艺,就要从王大牛的母亲何大妈说起:何大妈是一位地道的农村妇女,听镇上的人说何大妈早年嫁到镇里因为不识字又不会其他营生,看到当时镇上很少有人愿意做磨豆腐这门又辛苦又不赚钱的营生,索性就干起做豆腐这行。

        何大妈是农村妇女,不懂做豆腐的技巧,只是凭着肯吃苦和老辈做豆腐的经验,一点一滴地把老式做豆腐的流程做起来。她做豆腐用的水一定要用离家较远九眼井的水,说是她尝过镇上很多地方的水九眼井的水最甘甜,做出来的豆腐也最甜;她做豆腐的工艺一定是遵循老辈心口相传的流程:用老式石磨磨浆,用柴火煮浆,用豆腐袋砸浆,用石膏点豆腐。照她的话说:“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才好吃。”

        何大妈卖豆腐从来都一板一眼,买多买少从来不跟顾客多一句嘴,讲究公平公正。一来二去,镇上的人都知道有个卖豆腐的何大妈,卖豆腐卖公道。凭着这份卖豆腐的公道和豆腐的好品质,来买她豆腐的人也越来越多,她靠着做豆腐这门营生倒也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何大妈的儿子王大牛长大了,娶得媳妇就是凌巧巧。巧巧也是个农村姑娘,从小吃苦耐劳、温柔贤惠,她看到婆婆每天从早到晚做豆腐,便自觉的跟着婆婆忙前忙后,何大妈看到巧巧肯吃苦也确实喜欢磨豆腐这行,就索性把这做豆腐的手艺全盘传承给她,并且告诉她做豆腐就是做良心,从你做的豆腐好不好吃就可以看得出来。

        巧巧牢牢记着婆婆的话,做豆腐就是做良心。王家老豆腐坊在她手里十多年始终坚持最传统的手艺,一丝不苟地做好豆腐的每一个步骤,保证做出来的豆腐最正宗、最好吃。

        守着传统,守住传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文武它术) “在下姓王叫王樵楼,一生全靠两只手,三代都做浆水行:磨豆腐,挑水,推磨,烧浆,点卤,样样都能揪…...
    文武它术阅读 1,362评论 0 0
  • 豆腐,取豆之精华熬点之物,口感嫩滑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美味。地分南北,豆腐也分南北。南豆腐用石膏点制,瓷白水...
    魅力太行山阅读 2,415评论 5 4
  • 文/萧山 生活在古城的人都爱吃城南传统的老豆腐,这老豆腐就是“烧锅豆腐”。它之所以好吃人爱吃,除了做豆腐的人坚持遵...
    仲李健萧山书屋阅读 1,294评论 2 7
  • 周一(2018年11月5日),你好! 秋雨也催长 这秋雨一下,天可就是要进入冬天了。这雨催着花谢,...
    送人玫瑰阅读 617评论 2 4
  • 这几天我把我的旧自行车从车库里翻出来了,我看见了就自行车上满,到处都是灰尘,我就叫爷爷帮我洗了洗,然后就...
    O郑思颖O阅读 12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