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
作者主要从7个模块来分析,如何能达成高效率的生活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的符合心意并且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二是合作。
首先通过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各个方面,以优质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对待问题。改变自己是影响他人的先决条件。
改变世界,就不得不提到合作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当今这个社会中是无法脱离与人接触,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
作者认为从这两个模块入手能更好的提高你的效率,更快的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七大习惯从“术”的层面来阐述,在这之前,作者花了相当一部分篇幅来讲述“道”的重要性。
有术无道,不可走远。无“道”,七个高效能的习惯,就没有了基础支撑。
作者认为,在真正践行并且养成这7个高效能习惯之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
那么,何为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我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看似摸不着边际的一个词汇,侧面反映出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看待问题的底层,其实有关乎个人品德。也就是说,个人品德是我们形成价值观的基础,我们往往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处理问题的标准,而价值观往往建立在我们的个人品德之上。
我们要拥有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品德成功论,植根于一个基本信念之上,也就是我们要以真理作为指导。以修炼品德来引领我们,而非最大化个人魅力去影响他人。虽然以个人魅力来行事,会轻松迅速的实现人际关系的丰硕成果,快速达成自己的目标。
但这其实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人的一生包含了许多成长和进步,需要循序渐进,每一步都十分重要,否则就不能稳扎稳打。品德站不住脚,你的个人魅力也会在后期随之崩塌。
修炼个人品德需要我们由内而外,从自身做起更彻底一些,从内心做起,由内心开始转变,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行事动机。
而这个持续更新的过程,我们也在不断的迭代自己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过程中,我们会经历痛苦,也会徘徊不前,但最后都能让我们稳扎稳打的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
进一步,我们的习惯往往是由:知识、技巧、意愿三模块的重叠部分产生,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在这其中得到体现。
作者倡导我们要积极主动,有用拥有积极主动的行事态度。
积极行事态度的前提,要有非常明确的个人愿景,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要非常明确,这也牵涉到后面的领导部分:以终为始。
当你有了明确的个人目标后,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更多的放在自己的身上,而最大程度的弱化外界环境对你的影响。以自身为主导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去影响别人,而非过多的关注外界环境,外界条件对自己的制约。
当你拥有了如此理性的思考后,自我思维达到了一定程度。做事的理智程度,也会大大削弱行事的冲动性。
这并非表明我们不敢尝试,唯唯诺诺。相反,当你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事情时,我们会非常冷静的判断自身优势,以“我能”代替“如果”。
由此我们就由人生原因论转化为人生目标论。拥有了自己的北极星目标,我们的洞察力也会随之上涨。我们能更好的观察外界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更好的,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事物,以此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是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道”的层面。
不急于求成,稳扎稳打,一步步改善自己的思想水平,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而形成高效能7个习惯。这才让这7个习惯更好的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效用。
我是大喜!希望这篇碎碎念可以给你启发,如果有感触!请大大方方给我一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