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9日,邯郸,多云

昨天无话,今天也没太多想说的。

这几天,稍有空闲便追看央视综艺节目<诗词大会>,由最初的眼前一亮,至昨天的"食不知味夜不安枕"。

世上当然没有无缘无故的痴迷,对诗词的喜爱大约能追溯到八、九岁,那时家里总断不了书,都是男孩子爱看的武侠小说,以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居多。

二年级的我也略识了一些字,看哥哥们(哥哥及表哥)捧着书看,觉得挺新鲜,也出于好奇,便捡他们看完的或挑他们干活的时间看。这一开始不得了,就跟有了瘾似的,一发不可收拾。

金庸小说文笔最通透,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连蒙带猜就能看完整本书,情节也能大致理解(当然,书中的家国情结当时还理解不了,只能明了最明显的故事情节)。

古龙的文笔最流畅,跟散文诗一样,读来琅琅上口,只是用觉得故事内容不丰满(那时候觉得不丰满,现在明白那是留白)。

而梁羽生的呢?故事最感人,尤其是白发魔女传、塞外飞侠传、七剑下天山三部曲,童颜鹤发,让人扼腕。但是,他的书也最难懂。文字古典味道很浓(七分白话三分古典,这里是与金庸、古龙的文字比),词牌出现的次数很多。

常常是,通篇看下来,大概的情节能猜到,就是文字读不懂,可还觉得美。这句话很奇怪是吧,可当时就是这种感觉。

这大概就是最初对诗词的印象了。

哥哥们后来因为工作了结婚了,有了电视电脑娱乐,也有了家庭上的负担,便慢慢丢开了书。而我,却由武侠逐渐扩展到了中外名著。

再次对诗词有感(这里指很深的感触),是有一次读纳兰词,读到“一生一代一双人,争叫两处销魂,相思相爱不相亲,天下为春”。这本是一首悲凉词,纳兰与青梅竹马的初恋无法在一起,悲苦之极。

可那天,是春季的一天,风和日暖,心情相当轻松,就在上班路上,快到进到办公室时,突然想起这首诗,心里缓缓念了一遍,就觉得嘴里很香很甜,那一刻的感受,胜过这些年吃过的所有珍馐佳肴,脚步轻快地想奔跑。

这时候马上就该踏进办公室了,心里的那份欢乐却想立即高歌,可不行,领导正在呢,欢呼雀跃得像个孩子,怕是会吓他一跳吧。

自己就这么想着,努力让脸上的笑不那么明显,变成微笑,尽量“正常态”走向自己的办公桌。

那一天,同事借故搭讪的不少。自己偷偷照下镜子,红扑扑的笑脸上,那份诱人吓了自己一跳呢。

正是如此,这次诗词大会才有这么深的感触。也因为这次诗词大会,使得自己对<史记><诗经>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前都没看完),有了一份静得下心的获知欲。

诗词大会的出现,也意味着今后人们会越来越重视文学修养及精神需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要考验人的欲望,是最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奇点对安迪说 在说到给福利院院长捐助50万的时候,奇点建议不要一次性...
    為土澳大火祈福阅读 3,379评论 0 0
  • 解决无聊阅读 1,027评论 0 1
  • 图片发自简书App 1、所处的这个时代 都说生活的变数非常大,就像很流行的要珍惜当下的一种说法: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
    穆怀安阅读 2,732评论 0 1
  • 在iOS开发中,APP发布上架是必不可少的流程,随着版本的更新,一些发布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在这里总结一下,大神请飘过...
    来自南方的熊阅读 22,728评论 2 1
  • 若有来生,愿为塘中游鱼。风起时摆尾弄涟漪;风静时,戏耍伴圆荷。 若有来生,愿为枝头百灵。雨落时,避雨藏叶底;天晴时...
    爱花的猫阅读 2,7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