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时空对话]

这一章实际上涉及到了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并不是说老子不重视生活实践、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自己关在家里空想,相反老子有着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

这只是一种强调的写作手法,目的是想告诉人们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要重视理性认识和间接知识。

老子认为人们仅仅依靠感觉经验来获得‘道’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认识事物更重要的还要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也就是我们说的感性认识要经过去伪存真、逻辑推理然后提升进入到理性认识才能够全面透彻地认识和把握事物。

老子特别注重自我修养的功夫,认为人们应当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因为‘道’是深藏在事物内部的,所以人的求知探索要向内,而不是向外。如果向外探索就会出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相反结果。

因此老子认为: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6,094评论 4 81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1,183评论 0 1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
    木鱼飞阅读 740评论 1 1
  • 1.双重人格; 2. 热爱暗恋; 3. 有时自卑不喜欢跟人打交道; 4. 有点闷骚; 5. 没事喜欢放空; 6. ...
    二十Honey阅读 317评论 0 0
  • 2014年,各种100天早睡计划/100天早起计划N次失败后,终于下定决心再来试试坚持100天写日记计划,那时还在...
    王小慧阅读 2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