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珉 首发公众号 姐妹加油站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思考问题困难,就应该多增加阅读。
《正确阅读》一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蒂泰德罗克博士,她从小阅读能力就比较强,后来经过努力,又获得了阅读教育博士研究生学位。
作为一名阅读教育的专家,当蒂.泰德罗克博士发现她的儿子出现阅读障碍的时候,她感到了焦虑和震惊。
为了帮助儿子摆脱阅读障碍,蒂泰德罗克博士潜心研究,经历过多次实验,最终找到一套全新克服阅读障碍的理论,并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帮助儿子走出了困境。
经过反复的实践和完善,蒂泰德罗克博士和丈夫把这种获得出色阅读的方法命名为“正确阅读”,并成立了一家培训公司。
他们的培训使很多长期受到阅读障碍困扰的人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蒂泰德罗克博士提出了与传统的阅读观念完全不同的理论,她认为顺畅阅读“是一个由大脑运作的复杂神经反应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被别人教会的,而是孩子自己去完成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创造完成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条件。
这本书将会帮助你找到培养孩子出色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01
神奇的大脑怎么完成阅读工作
如果孩子在阅读能力上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会因此影响学习成绩,而被鉴定为学习障碍。
当孩子出现了阅读障碍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地教导孩子使用一些阅读技巧,但这些技巧和方法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呢?
有研究者发现,当我们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大脑就会对感兴趣的事情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反应,它会自觉调整,产生互动。
蒂.泰德罗克博认为,学习阅读其实就是学习一项技能。
根据大脑的运作互动过程,《正确阅读》中提出了互动构建者的阅读观点,认为孩子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大脑自觉调整、互动的结果,而且关键取决于孩子小时候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环境。
作者认为,顺畅阅读的过程必须是孩子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摸索形成的,是从潜意识层面去“发现”的,而不是被老师或家长教会的。
要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摆脱阅读障碍,就必须创造有利于大脑自觉调整和产生互动的环境。
哥伦比亚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学者德洛丽丝研究了两百多名从来没有接受过传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但是却在生活中自己学会了阅读的孩子。
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有着这样的一些共同特点:孩子对阅读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他们从小就能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书籍,喜欢重复听别人朗读故事,而且乐于和家人互动。
所以作者蒂·泰德罗克博士认为,正是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培养了孩子学会自主阅读的,如果我们创造了上述的这些条件,就能够帮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
02
出色阅读者是如何阅读的
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学会每一个词汇完全不同于顺畅阅读,对整段文字材料的理解是大脑正确阅读过程的必然结果。
理解需要运用到阅读者已经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利用已经阅读过的内容,根据阅读者熟悉的生活场景,结合阅读者的生活经历,然后去想象、去预测文字材料表达的内容,进一步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内涵。
著名的学习理论家皮亚杰的研究成果,以及脑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显示,在完成顺畅阅读的过程中,大脑会构建出神经通路,完成互动行为。
这本书中提到的互动构建者的学习观认为,尽管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不同,大脑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学会某一件事。
曾经有数据显示,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儿童高达10%-30%,学汉语的儿童中患有阅读障碍的人则在3%-5%左右。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出现阅读障碍的比例明显低于英语国家。
因为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汉字体系最初起源于象形文字,是可以通过文字符号的含义来理解的。
所以中国人在阅读汉字时,大脑会更集中于文字符号的意义,这符合出色阅读者的阅读模式。
或许这个发现可以为中国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上,打开一扇窗口。
如果我们能够创造更鲜活的语言环境,了解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国情,就会更有利于我们掌握和使用这门语言。
互动构建者的上述观点用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创造了获得出色阅读能力的三个必备条件:大脑中形成出色阅读的概念,并且有强烈的愿望,想到达到出色阅读的目标,在阅读中反复运用预测的策略,最终完成阅读过程。
03
获得出色阅读能力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出色阅读能力是指能够很好完成对文章的阅读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等等。
为了能够帮助孩子获得出色阅读的能力,我们必须要创造以下三个必备条件:
首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建立出色阅读的概念。
有人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爱读书,孩子也就能够得到书香的熏陶。
父母在生活、工作中对自己的高要求和标准,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和表率。
其次,培养孩子拥有出色阅读能力的强烈愿望。
我们会对我们认为很有价值的事情,或者非常感兴趣的事情,产生强烈的愿望。
如果孩子明白了阅读这件事是有价值的,是可以给自己带来成就和荣誉的,那孩子的潜意识就会产生去做好这件事的动力和意愿,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阅读内容是生动有趣的,阅读感受是愉悦的,那么孩子才有可能被吸引,因此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最后,善于使用预测的策略。
孩子在阅读中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和经验,结合图书上的图片,结合阅读过的内容,猜测故事情节继续阅读。
最初孩子的猜测可能会出现错误,但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孩子会总结预测错误的原因,逐渐调整、纠正自己的预测,最后完成出色阅读。
这个预测过程会不断循环,直到孩子大脑中完成顺畅阅读的目标,孩子自己找到答案。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曾说过:“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封锁了孩子的一条探索之路”。
上述三个必备条件,就是引领孩子积极、主动进入阅读状态,融入阅读情节内容,仿佛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让孩子不仅能够读懂材料内容,而且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进而产生共鸣。
04
掌握三个技巧,陪伴孩子轻松阅读
同事分享了一件和孩子阅读的趣事:晚上,她陪孩子在客厅玩耍,窗外忽然起风,接着又听到了雨点又急又重地滴落在窗台上的声音。
她准备去关窗户,孩子却看着窗外的树影和路灯,以及马路上许多被雨打落的小花,说:“妈妈,这就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同事感慨于阅读对孩子带来的影响,因为从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她就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不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绘本故事,孩子每晚都是在她的读书声中入睡。
当父母翻开图书,为孩子阅读的时候,就是为孩子开启了一扇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具有出色阅读能力的孩子背后,其实都有一个聪明的家长,他们会通过一些技巧来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蒂泰德罗克博士在《正确阅读》这本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培养孩子出色阅读能力的三个技巧。
首先,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给孩子读各种类型的有意义的书。
为孩子挑选图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段特点,以及孩子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
比如颜色明亮鲜艳、图案清楚的绘画图书可以训练孩子的知觉,有助于提高智力水平;富有趣味、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的绘本,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生活周围的环境,进行简单的认知。
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那么一些对细节描述丰富的图书就可以引导孩子去探索和思考,激发他们更多的想象力。
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要积极关注回应孩子提出的问题。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会提出各种问题,这可能正是潜意识里提高阅读能力的表现,也是拓展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的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问题,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所以家长要尽可能与孩子积极互动,关注孩子提出的问题,启发孩子开动脑筋,为孩子提供寻找答案的途径和方法。
有时候比答案更重要的,是孩子寻找答案的意识、方法和过程。
最后,我们要按照孩子的意愿和时间表来安排阅读。
阅读需要孩子主动、持续地集中精神。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同一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兴趣不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会有差别。
所以可以在孩子阅读兴趣盎然时延长阅读时间,在孩子兴趣索然时及时中断阅读,目的其实就是要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果我们能够创造上述获得出色阅读必须具备的条件,去实践那三个重要的技巧,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情绪状态进行调整,引导孩子积极、主动阅读,那么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孩子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主阅读了,这种阅读能力将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很多家长其实非常重视孩子早期阅读,但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多数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育。
《正确阅读》作为一本青少年阅读能力培养的权威读本,为家长、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如果能够采用书中的建议,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间,找到正确的方法,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学会自主阅读,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文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姐妹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