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的日子

      下班到家,敲门,听见萱萱在屋哭着说。我给妈妈开门,我给妈妈开门,但却哭着许久没来开门,爸爸怕我等的着急,就过来给我开了门,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萱萱撒泼打滚,一直重复哭着说,我自己下来,我给妈妈开门!但就是坐着哭[流泪] 。

        从爸爸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知道的事情经过。原来是我敲门时萱正坐在餐桌上拿着叉子吃菠萝,突然听到敲门声着急忙慌的从凳子下来给我开门,爸爸怕萱手机拿着叉子又慌里慌张摔倒,所以在萱萱从凳子下来的时候抱了萱一下,萱不愿意了。因为爸爸打乱了萱独立做事顺序,以前要是她的秩序被打乱,就得重头再来一次,今天不知道怎么了,萱不要从头来,一个劲的哭。

      萱萱现在到了秩序敏感期,有时候你得陪着重新来十几次,你强压怒火,人家跟没事似得只管从头再来。想到要陪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候,我心平气和的蹲在萱面前.

        轻声的 :萱萱,你想给妈妈开门,妈妈出去你再给妈妈开一次门好不好?

        萱:不好,我要自己下来,自己开门!

        我:那妈妈把你抱凳子上,你自己下来,自己给妈妈开门,好不好?

        萱:不好,我要自己上凳子,自己下来,自己给妈妈开门!

        我:好,那萱萱自己坐上凳子吧。

        萱:我不要!

        开始继续哭……我开始绞尽脑汁,转移注意力。使尽各种,就是不理我,只是哭,嘟囔着重复:我自己下来,自己给妈妈开门!

        N 分钟过去了,我就这样蹲在萱萱面前,黔驴技穷了。又不能发火,我长长叹了一口气,萱听到了,哭着问

        妈妈,你叹什么气嘞?

        我:妈妈很生气,所以叹气。

        萱继续哭:你生什么气嘞?妈妈不要生气!

        我:萱萱哭了这么长时间,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不想上萱萱哭了。

        萱:爷爷不让我自己下来,自己给妈妈开门,我老生气,我要哭。

        我:爷爷不让你自己下来,你生气了?想哭?

        萱:嗯,我想哭!

        我:那你哭了这么长时间了,你发泄完了吗?

        萱:我还没发泄完,我还想再哭一分钟。

        我:好吧,那你现在先不哭了,让妈妈给你洗洗脸,换换干净的衣服,妈妈抱着你,你再哭一分钟,好不好?

        萱想了想,说:好!

        终于肯妥协了,我火速抱起萱萱,给她接水准备洗脸换衣服。萱萱泣不成声,但不忘对我说:萱萱最喜欢妈妈了,I  love you 妈妈!我赶紧回应她:妈妈也很喜欢萱萱,I  love you萱萱!一切都妥当了,萱说,妈妈,我发泄完了,我不想哭了,我说,那你吃饭吧?萱萱自己准备好凳子,拿筷子,勺子。坐在餐桌旁边一口气吃完了自己的饭,去玩了。

        看着萱萱现在无忧无虑跟刚才判若两人的样子,我想起看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这本书,2-3岁阶段,是孩子连接世界的敏感期。这时候的孩子慢慢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开始区分你我他,自我意识产生(爱说不要!不!不!),往往又结合“物权意识(这是我的!我的!我的!)”、“完美执拗(饼被咬了一口坏了要扔到垃圾桶”、“秩序(一定要按我的时间方式来做事)”等敏感期,开始进入一言不合,稍不顺意就大哭大闹的“可怕的两岁”阶段,这个阶段是父母最痛苦的阶段,但对孩子来说也是很辛苦学习的阶段,只有顺利通过这些敏感期,孩子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务,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促进成人后,与社会以及规则的连接。

    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历练,亲爱的宝贝,感谢你给了妈妈和你一起成长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