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力量

今天现场听了王栋生老师的一场讲座。

曾经读过王老师写自己对教育的期待: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当时便想:王老师说出了我们这些小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啊,我们平生所求便只不过如此了。

前一阶段我曾读过李镇西老师写王老师的文章:左眼虽然几乎失去光明,但心灵依然晶莹纯净。吴非依然是吴非——依然热情豪放,依然乐观豁达,依然敏锐犀利,依然正气凛然。他的思想依然在飞翔。

对先生形神可谓概括凝练到位,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要是也能亲耳聆听吴非先生一番教诲该多好啊!没想到,今天终于在这小小的长垣盼到了。

我在位上像小学生一样端端正正的坐着,崇拜的望向那个讲台,认真记着笔记。要知道那台上站得的可是一个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啊,上千人的会场,他站得笔直,声音不大,犹如和我们谈心,叙说自己的教育故事和感悟,娓娓道来……

王老师说:你以为你在教,其实你什么也没教;你以为你没教什么,其实你什么都教了。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细节:王老师在学校食堂吃饭,一个学生叫王老师王老师你过来一下……

王老师端着饭走到学生中间,学生看看王老师的餐盘问:“王老师,你们老师吃饭多少钱?”王老师给我们讲当时学校用餐学生五块,老师三块,他忽然感觉自己没法给学生直接讲,就给学生说:“我们老师学校有用餐补助,每顿饭三块。”

学生说:“哦,我知道了!”

然后学生又看了看王老师的餐盘,说:“王老师你看咱俩都打的红烧排骨,怎么你那红烧排骨都是肉,到我这里的却都是骨头?”

王老师不知道怎么给学生解释了,就说:“那这样,咱俩换换吧。”

学生很愉快地说:“好!”坦然接受了。

两个人边吃饭边聊得很愉快。

吃完饭学生又问:“王老师,你明天还来吗……”

听到这儿,底下的我们好多人都笑起来了,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是为这个孩子使用这种单纯的小伎俩而觉得有趣而已。

吃过饭后,王老师立即找到学校领导提了建议:“可以给老师的用餐补助打到卡上,教师打饭也要刷五块钱,另外食堂工人打饭不管给谁都不要手抖好不好?”

他说的比较幽默,大家就又笑起来了。

王老师说:你看你们都在笑,这个事其实很可怕大家知道吗?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经济发展,商业发展的文明等等知识,可是等中午孩子们去餐厅吃饭却发现了这么一个不文明的现象,我们以后怎么给孩子们解释这些,孩子们还会信我们吗?将来孩子们步入社会,他会学到我们这些现象,从而媚上欺下等等,这就是我们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细节的力量……

这下,大家沉默了,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