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小刘
今天是产假后的第二天上班,交通工具仍然是一路畅通的86路公共汽车。从我家到单位大概9公里,车程30分钟。以前,因为是半路上车,每次都被挤成肉饼,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所以从来没想过能在公交车上做点啥。现在,搬了新家,家门口是始发站的第二站,上车时候车几乎都是空的,可以随意挑选座位。窗外的风景看了太多遍,早就腻了,索性玩起了手机。
然而,朋友圈微商太多,QQ空间都是广告小视频,微博转发率太高,看来看去看的都是一样的东西,有点聊胜于无。发呆太傻,听音乐嫌吵,太过悠闲也让人抓狂。后来,一时手滑,无意间点开了“百词斩”,我觉得我发现了“新大陆”。下面,我就来说一说,在公交车上的30分钟,我到底干了些什么?
01.背单词
坚持在百词斩背单词,今天是第70天。除了偶尔的几天没有坚持,这70天几乎是连着的。不过平时都是跑完步躺床上用泡沫轴滚腿的时候背,或者给闺女喂奶的时候背,一天60-100个单词,从初中词汇到四级词汇,坚持起来很容易。虽然我也不知道背单词到底能把我们的英文水平提高多少,但背单词让我觉得充实,就为了这份满足感,我觉得也值得坚持下去。现在,我打算把背单词挪到公交车上,30分钟,复习完100个单词,再背二三十个单词,应该是可以的。再加上中午回家给宝宝喂奶来回的一小时,100个单词,简直不要太容易完成。
02.喜马拉雅FM听广播
严格来说,其实不是广播,是节目。从《朗读者》到《林徽因传》到英语口语日常练习,我在喜马拉雅的路程其实一点都不长。但是,最近我迷上了晓松老师的《晓说》。昨天下午回家的公交车上,虽然又快被挤成肉饼,但有晓说老师磁性的声音作伴,我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昨天下午在公交车上听了一半的《鲁迅尾声(上)》,另一半是早上在跑步机跑步时听完的,顺便还开启了《鲁迅尾声(下)》。早上上班时,刚背了10个单词,百词斩突然断网,重启N遍都无济于事,无奈继续打开了喜马拉雅。周家三兄弟的一生,以及后半生,被晓松老师讲得妙趣横生,听得过瘾极了。唯一遗憾的是,这样的好节目太少。
03.看电子书
在公交车上看电子书,是我一惯的爱好,此次算是重拾。最近在看的,是简书大牛一致推荐的据说是写作教科书的《包法利夫人》。外国人的作品,从来都不太好读,光记住主人公的名字,都要废掉很多脑细胞,但是,这部作品我确实看得津津有味。倒不是说内容有多精彩,本来我也是奔着它的写作架构去的,而是,心真得越来越静,好像围在周遭的人都不存在,很轻松地就沉浸在了小说的世界里。这不,看书看得精彩,都没有发现旁边站了个大肚孕妈,边道歉边让座,书还得继续看下去。那就吊着扶手看咯,就当减肥啊。
04.刷简书
为什么说是刷“简书”,而不是看呢?因为我确实只是刷,刷刷刷刷刷,不仔细看。虽然我也是活跃在简书的一份子,但我也只在睡觉前看看,跟微信的各种公众号一起。内心喜欢纯文学的东西,但每次都被鸡汤文抓住眼球,所以,我好像明白了新媒体文越来越炙手可热的原因。简书是个特别好的平台,圆了人人都可以当作家的梦想,也给了大家一个交流的好舞台。相比新浪博客,简书越来越深得我心,自然比朋友圈要刷得勤。
以上,就是我公交车上必做的4件大事。开始的目的都带着功利心,渐渐地只剩下“唯心”二字,所以我一直说,“喜欢”才是“坚持”的必要条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