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性格&现在pk原生家庭

在简书,第12天。

刚刚写简书的时候,由于新奇身边的朋友会浏览。

不过到现在,好像大家把这个事儿忘了。就连鼓励我的热情都不见了。

唯有我,每天清晨伴着两个孩子熟睡的呼吸声,一字一句地斟酌着。

一旦自己当做享受的事,就会变得无他忘我。

有个朋友和我说:"最近挺高产呀!"

我打趣地回复:"还有那么点库存。"

言外之意就是:还得不断学习和积累。

就是这样顽强着,好像强迫症一样,一旦去做,就要做好。好像在和全世界较劲:姑奶奶要告诉你,我行。

是什么造就了这种性格?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我找到了一点点答案。

应该源于我的成长经历: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村小村庄,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的重灾区,没有儿子就"绝户",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这句口号都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人不要和命争,特别是生孩子这事。老妈,紧抢慢抢,还是生了三个女儿。最后,抗不过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做了绝育手术。据说,当时的景象非常"壮观"。老妈把老爸和值钱的东西都藏起来了,带着那种"要命一条也不去做绝育手术"的态势,和计生办的人从早到晚抗衡了一天,终于觉得"不去不行了"才去做了手术。

从那以后,大队干部特别是村计生办的人"怕"了老妈,因为她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了仇人,不骂几句难解心头之恨一样。

就连乡计生办负责劝说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每次他骑自行车从乡里来村里办事,路过我家门口的时候,必定会遭骂……

老妈"刁民"一样的气势,足以表达她生儿梦想被这干人等破灭后的愤恨。

对他们是愤恨,可能愤恨了若干年才慢慢释怀,慢慢认命。

然而,就是因为"没有儿子"这个现状,让她把她的三个闺女都当成儿子养!就要证明,你有儿子的都没有我强!

我又是长女,自然而然受这种争强的思想影响最重。

在我从小到大的成长中,老妈说的最多的就是:蒸不成馒头,蒸口气。这是她的信条,而且也在这种信条下努力地过着日子。

她是那个时代的文盲,大字不识一个。然而却在1986年和老爸在姥爷的资助下开起了小卖铺,毕竟要养三个孩子。

开了小卖铺后,老爸负责进货,老妈负责卖货和照顾我们。她所学的字,都是从烟盒外包装开始的。最初,哪个牌子的烟挨着哪个是绝对不能换位置的,否则她就不认识了!最初,她卖烟有时候还是会问买烟的人"哪个是"。最初,她算账都是在粗糙的麻纸上笔算的,从来不会口算结账。

一个大字不识的连"小九九"都不会的人,居然从1986年开小卖店开到了2017年……

那个小卖铺,从诞生那天起就是全村开门最早,关门最晚的。30年间,不管后来开了多少家小卖铺,保持依旧。

用老妈的一句话说:"就是得争气!"

是呀,得益于她的争气精神,我们姐妹三个都上了大学。这在村里是很少见的!

一来,女孩上学没用!

二来,想上,在经济上也未必供得起。

但是,老爸老妈的思想是:只要你们想上,砸锅卖铁我们来供你。

瞧,这就是争气!

这种力量从小就浇筑一样,注入到了我的骨髓里。

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好,要争气!做不好会让有儿子的人家看不起,不能做让父母蒙羞的事。

在这个家里,我是长姐。仿佛要去承担家族的使命一样。保护好自己的两个妹妹,对她们有求必应。

好像,这才是当姐姐"范儿",一副本该如此的样子。

就这样,逞强着,逞强着……

一过就是三十多年。


一个人待人热情,有时却像一个穷人在竭尽全力帮助富人一样,给予的没有底线,更不知身份和能力。

也许是性格使然,然而性格背后的心理因素恐怕要值得推敲。

寻回成长经历,剖开自己的内心方能找到踪迹。

我就是那个好强、热情的人,典型的"反依赖型"人格,崇尚自由。只有证明我是最好的,才觉得安全和欣慰,不懂得"得过且过"。喜欢帮助别人,是因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能够快乐,能够体现自我价值。

朋友分析了我的成长,她说:"你从小缺乏关注,缺少爱。"

我否定了,我们姐妹三个虽然不是在大富大贵的家庭里长大,但是父母对我们的爱不曾少。

我不太理解这和心理学中的"关注""爱",有多大区别。

她说:"那就是因为你是老大,从小愿意保护别人。"

……

短短几句话,确实。

不光在家里是老大,还是孩子群里的"大姐大",保护弱小。

这样的性格,注定要累到没人理解,没人心疼……

但是,从来没有因为"累"而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好,自怨自艾。

没有完美的性格。

相反,享受着"无人扬鞭自奋蹄"的人生状态,更自润在能够帮助他人的快乐中。

另外,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三个姐妹,年龄间隔不超过4岁。在成长中,难免比较。幼年时候的我,学习不如妹妹们;体育不如老二,年年乡里秋季运动会跑步第一名;乖巧不如老三,会搂着老爸脖子哄他开心。仿佛,只有多做事、多扛事,才能让父母看到我的存在。于是,我就成了家里"最热心"的那个。

也许,这就是书里提到的"自卑"吧。

剖析出来,晒晒太阳,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就舒服多了。

写这么多,也是提示自己如果不想孩子有一副"坏"性格,我现在该怎么做?纵观成长,性格总是在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中形成的。

不过,后来越写,越发现自己想多了!孩子的成长固然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也有自己来自基因的成长规律。就比如说:我受妈妈影响大,但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让我没有成为她!

孩子会受我的影响,但是她们终究会是她们自己。她们长成的样子,就是她们想要的样子。

继续修自己吧!

还是要感谢我的父母、我的成长环境和我的原生家庭的。

虽然这种反依赖的性格,有时候会把自己逼迫得很累,无人能懂,孤独无助。但是又有谁告诉你世界都懂你,你就舒服了呢?

关起门来自己修炼度自己吧!

早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深夜因恶梦而不住呼喊时,让自己从无助中醒来地却是同学阵阵模糊的笑声,这可怕的人类蛊毒。
    吉乐牧图阅读 2,578评论 0 0
  • 一个人的时光,没有太多嘈杂,没有太多的疲劳,没有太多约束,很安静,要怎么做,想怎么做,不用考虑他人的想法,只需要随...
    雨洛缘来阅读 1,501评论 0 0
  • 大地缄默 一对农夫妇,在松土 少女缄默 两座山峰,在开花 河水流淌,顺风淌入耳朵 少女醉了 夫妇在笑,少女黯然 那...
    大鲲super鲲阅读 4,021评论 3 6
  • 就要接近尾声。 突然明白他们不能够太靠近。 于是很惶恐。
    阿鲸叔叔阅读 1,072评论 0 0
  • 巧用反射倒影,拍出创意大片! 大学就背包搭顺风车穷游走了大半个中国 工作前几年陆陆续续待在大理,丽江 ,稻城亚丁,...
    我知道你是逗比阅读 7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