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巜遥远的救世主》。
丁元英对芮小丹说:佛家常说`证到’这个词,却从来不告诉你证到后面是什么,因为欲说欲解都不能,因为条件的条件的条件因为因果的因果的因果,所以就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说过,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
芮小丹说:这就对了,我就应该是我,为什么你非得让我不是我呢?既然我知道了我就不是我,那就是不可知,不能知,那就别知了。
读这段很觉费了些思量。
以我们通常的哲思睿语来说,常认为人生有三问,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志者,有道者,有术者,无一例外都在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思考或以别种方式探寻过这个问题。证悟者更是在某个瞬间了悟真谛,明了了生命根本。
丁元英所说,欲说欲解都是错,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乍一看似乎故弄玄虚。但细细想来很些禅悟又实证的道理。你不知道你,所以一切顺其自然,不刻意不在意,在既定的轨道和节奏中运行。做事也好,做人也罢,自有一份自然与自在,本色与本真。这样的一个人,是完整而真实的。而你知道了你,于是分析自己的优势弱点,特点潜力,软肋不足,进而开始无则加勉有则改之,或者开始吾日三省吾身,在这样的勉励与检省中,对自己大刀阔斧开始改造开始修正,开始朝着自己、更多是朝着他人和世俗所向往的方向去发展改造。而这样的过程中,那个璞玉浑金本真的你已经在瓦解失去了。
同样的道理,最美的美人往往是那些不知其美而美的人,人群中的高士恰恰是虚怀若谷不知其高而高的士子。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者与明者往往为着外物,而不知不明者观照的更多是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