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贵人,也许是很多人都一直在期待的事情,但是怎么才能遇到生命里的贵人,绝大多数人就迷茫了,其实遇见贵人也是有方法论的。笑来老师在专栏里给我们提供了遇到贵人的12条原则:
1、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2、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3、能帮助他人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
4、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5、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6、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7、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8、求助的时候不宜仅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回报;
9、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过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10、很多时候,人们的成功,源自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过来,若是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此人很难获得所谓的“贵人想助”;
11、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相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
12、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身上看到未来。
这些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道理,可是若是真的能理解这其中的机理,在未来就是能够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贵人,就是会不断有各式各样的好运——虽然不一定是明天,不一定是明年,但,三五年之内,一定会有所体会。可惜,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连三五个月都等不及……
大多数人对“求助”这个概念有着极为深刻的误解。大多数人把求助当作一个低声下气、卑躬屈膝、胁肩谄笑的行为——那不是求助,那是乞讨。若是我们的脑子里把求助理解成这样,本质上就是把自己等同于乞丐处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当然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
事实上,求助是一种交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更为隐蔽却意义巨大的交易。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你的价值,要么这种价值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价值,要么这种价值让他看到未来的某种可能性——尽管并不确定。
在你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间,你已经得到了自然的回报——这也很可能是你乐于相助的根本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看,求助根本不是讨好的艺术,而是正确展示自我价值的艺术。
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麻烦别人。其实也不能埋怨他们,因为在他们的脑子里:向人求助=麻烦别人。其实帮助别人并不是一个你赢我输,而是一个共同进步的双赢的过程。
想要修正这种观念上的偏差,最好的方法其实是自己多去试着帮助别人,看看这个过程是不是只有麻烦,没有收获。
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遇到贵人上,记得一句话: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的贵人。不少人把“遇到贵人”当做了目的,而把“成为贵人”当成了手段,这多少有点本末倒置。
即使你最后由于某种诡异的原因,没有遇到很多贵人,甚至一个都没有遇到,你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为自己的贵人。
因为即便这一路上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你也已经成长并强大起来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成为了自己的贵人。而这位贵人不会轻易离你而去,更不会让你失望。应该说这才是你一路上,必然遇到,也必须遇到的那一位重要的贵人。
以上内容可以在笑来老师的专栏里复习,下面是我对“贵人”的一些思考:
绝大多数人以为的贵人是能提供机会的人,给你一个机会,你就能腰缠万贯;给你一个机会,你就能平步青云;给你一个机会,你就能出人头地。
在我们的生活里其实也遇到过很多贵人,在下雨天,有人把自己的伞匀了一半给你;在公交车上没有零钱时,有人帮你投了币;在着急打不到车的时候,有人顺路捎了你一程。这些都是我们的贵人。
所谓贵人,就是在你孤立无助的时候、一筹莫展的时候、迷茫惶恐的时候帮助过你的人。只是太多的人把这些生活小事中遇到的人没有当作贵人,只把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称之为贵人。
曾经有一位朋友去贵州支教,看到当地的孩子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长大,满含泪水的发了一些照片给我,希望我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此,我在公众号里写了一篇文章《支教|山那边有一群孩子》,文章发出来之后被很多朋友转发,点击量是我写公号以来最多的一次,并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打赏,用于改善孩子们的成长环境。
能打赏并转发了这篇文章的人都是我的贵人,也是孩子们的贵人。在那一刻我看到了文字的力量,看到了正确的求助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面对这么多贵人,感觉欠了太多的人情债,怕自己还不起。短时间来看,我们都会遇到类似的窘境。能力不足,资源有限,成长缓慢都是成为我们回报对方的限制因素。
在这里我加上一个“暂时”,我只是暂时能力不足,暂时资源有限。只要大方向没错,有一天一定可以帮助到那些当初的贵人。
虽然刚开始写,文章写的不好,关注的粉丝也不多,但是更坚定了我要成为自己的贵人的决心,只有自己是贵人,才能遇到更多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