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微博上发表了一个段话,内容有粗俗的部分,大意是说我就要做自己,别人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底下难得有网友评论:真羡慕这样的你,我可没这么潇洒。
欣慰的同时审视自己,我真的潇洒吗,不,我几乎从来不。我的做事风格甚至让人感觉相当的纠结。比如说话之前总是思考再三,想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运用恰当的谈话技巧,再让人非常舒适的过程中达成我的目的。听起来就挺累人的,的确是,而且大部分我这么辗转反侧想了好几遍的话连说出口的机会都没有。因为胆怯了因为觉得麻烦了。最后只能放弃还劝说自己怎么着都无所谓。所以我不止是不潇洒而且相当的墨迹别扭。当然我微博的话也完全不是为了骗人,而是真的觉得这样瞻前顾后的自己真的太差劲了。我必须要改变。
我试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再苛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我不再觉得我的想法和感受是不重要的,这是我跟世界说完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我竭力的让自己镇定下来,不去过分思考别人的想法。你知道对于一个不自信的人来说这是必经的一步。我也相当明白想要做自己,就必须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才会挖掘出内心深处隐藏的想法,看到另一个被隐藏的自己。
当然这种做自己并不是一味的横冲直撞。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毫无忌惮的说出自己的需求按自己的想法做,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的标准就是我的内心。是的这也是另一种潇洒的表现。我界定一件事如果我睡觉之前也不会忘记也耿耿于怀那我第二天必须去说去做。而一些影响比较长远的事情则需要毫不犹豫的去解决。当然任何交流行为都需要一定技巧,但是我真的是太迷信这种东西了。之前也因为太迷信才会拖拖拉拉,生怕自己做不好被埋怨,弄巧成拙。但是现在不会了。方法技巧永远是实际应用大于书本上的信条。不迈出第一步怎么知道行不行,好不好,也就无所谓经验教训了。
我这样做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在自己跟周围的环境达到了空前的和解。我更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将我的另一面完整的自己释放了出来。我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也没有觉得任何的不适。我更喜欢这样的自己,或许这样的也才是真正的我,坦率更加的自信。也许大家都把“做自己”这个课题神话了,想要做自己不过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更加自信的姿态去面对那些反对和质疑。这些反对的声音可以来自于外界,而更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所以不要想的太多,说出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认为对的这就是自己。你内心深处的自己。